二三意 作品

132 話當年

雖然別人不一定能用上他們還人情,但他們回來了,卻一聲不吭,這說不過去。主動上門拜訪,這是該有的禮節。也是讓人看清楚,桑家的人從不忘本。誰對他們有恩,他們心裡一清二楚。

雷霜寒梗著聲音應了一句“好”。

接下來,三人來到了主院中。

主院是桑父桑母的居所,一般人家中,當家的長輩離世了,新的掌家人會搬來居住。一是為了確定權威,二來,這也代表著一種新舊交替。

桑擰月啞著嗓子問雷霜寒,“大哥要不要搬來這邊?”

如同她所想的那樣,雷霜寒搖頭說,“不用了,這是爹孃的院子,我們給他們留著。”

桑擰月應了一聲“好。”

主院是座三進的院子,其實面積非常廣闊。裡邊一草一木都是桑父精心佈置,處處可見雅緻用心。桑母最是一個精細的女人,她生前將這些打理的非常仔細,時常在院子中一坐就是半天。

可桑父桑母離世,如今這邊再無人精心打掃,一切都荒了下來。

屋內還保留著主人家慣常用的東西:茶壺茶盞在原位放的好好的,衣物都收斂在箱籠裡,門後放著沙漏,靠近牆角的位置有一個仙鶴蓮花的青銅香爐……一切的一切,好似遠行的當家主人和夫人隨時會回來,可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這一晚,桑擰月睡在自己的閨房中,難得的一夜到天亮。

翌日早上起來,雷霜寒交代下房屋修繕的事情,一邊又詢問妻子和妹妹,是否要與他一道出門拜訪長輩。

他昨天遣人往妹妹提及的那幾家都送了拜帖,那幾家也都立即回覆,誠摯歡迎他登門做客。遺憾的是,有一位老太爺已經離世,如今即便過去,也只能見到他的後人了。

桑擰月聞言看了眼嫂嫂,隨後姑嫂倆一道點頭,“要去的。”去祭拜老人家,這是應有之義。

三人出門,三個小的也有意跟出去。雷霜寒對著兒子可沒那麼好耐心,直接讓文武夫子們壓著孩子上課去。他則邊走邊嘀咕,“什麼事兒都上趕著湊熱鬧,也不知道這毛病像了誰。”

常敏君氣笑不得的瞪他一眼,桑擰月則有些心虛的看看大嫂,又看看大哥。

侄兒的性子能像誰?

還不是像了大哥。

想當初大哥在家時,也是一聽說哪裡有熱鬧,人就往哪裡竄。

在家中若是尋不到他,那去街上熱鬧的地方找,保準一找一個準。

這作風很不文雅,也不君子,父親為此屢屢出言威脅,若是大哥再敢往人堆裡擠,就打斷他的腿……結果自然是沒打斷腿,畢竟大哥猴兒一樣,能跑能跳能竄,父親一個文人根本不是大哥的對手,每次都讓大哥順利逃走。

三人出了門,府門外很明顯安靜了一瞬。

桑家大宅就在福壽街上,這邊雖然不是主幹道,但因為街道寬闊,距離衙門近,一般宵小不會在這邊作惡,是以有很多攤販在這邊擺攤賣東西。

三人出了門,桑擰月再次看見一個眼熟的婆婆。那位婆婆賣糖人,在桑家這附近擺攤也有許多年了。

桑擰月對著婆婆頷首一笑,那婆婆立馬“哎呦”一聲叫出來,“還真是大姑娘啊,還有大少爺。哎呦呦,還是咱們大姑娘瞭解大少爺,那時候多少人都說大少爺肯定活不了了,只有大姑娘相信大少爺還活著。如今可好了,皇天不負有心人,大姑娘可是把大少爺盼回來了。”

“大少爺還認得我不?之前我孫子患急病,還是您給送到醫館醫治的。”

“大少爺,之前我被人汙衊偷東西,還是您為我主持公道,還了我清白。大少爺,您的恩德,我沒齒難忘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