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意 作品

98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而有人在今天早起循著那些人跑路的方向追過去,結果就從地上撿到了好幾本書籍。初時他不確定這是“贓物”,只以為是哪個讀書人粗心大意丟下了東西。

但是北城多“賤”人。

這邊比之南城的百姓還不同。南城的百姓只是窮苦,但他們是良人。若是那有心氣的人家,家裡孩子也爭氣,那他們也能咬牙送孩子去讀書。

可北城卻多賤人,他們有賤籍。

賤籍指什麼?就是指那些做下九流行當的人。如銀匠、抬轎、接生、捕蛙、理髮、做媒、捉鬼等。

可以說,北城的百姓,大多從事的都是這些說不到檯面上去的職業。這邊不能說一個讀書人也沒有,但是少之又少,好比是滄海遺珠。

而書籍又矜貴,是要怎樣人家,才能將書籍落的滿地都是,還能不回頭來找的?

這事兒明顯就不尋常啊。

再聯想到有人從鬼宅中盜取了東西趁亂逃出,那這事情就很明顯了,這書籍明顯就是贓物麼。

只是從來只聽說過偷別人金銀財寶的,更甚者是偷人的,可從來沒聽過偷書的,就問這事兒稀奇不稀奇?

因為這事兒太稀罕,很快鬧得北城百姓眾人皆知。

也不管這事兒是李騁等人操作的,亦或是別的什麼,總歸現在全北城的人都在議論,那鬼宅中藏了書,只是歹徒偷書都偷不好,無意中點燃了屋裡的什麼東西,大火直接就燒起來了。

那鬼宅中不知道多少書籍呢,指不定都給燒沒了,這不作孽麼?

再有一件事就是,因為知曉鬼宅是被人重新買下的,買主還是一對姐弟,有人擔心姐弟倆已經遇害;或是被歹徒們點燃的迷煙放倒了,所以即便火焰熊熊,但依舊有個頗有善心的男子不顧眾人阻攔,硬是闖進了宅子中去看了究竟。

結果可好,人沒見到,倒是看見了幾大箱子書燒起來了。

好幾大箱子書啊,上邊的箱子被打開,書都燒一半了。那男子想著許是下邊的箱子中裝的也是書,就頂著滿屋子濃煙,硬是踹開了上邊的箱子,然後冒著被燒傷的危險,把下邊那一箱子書籍奇蹟般的搶救了出來。

桑擰月聽到這裡,忍不住驚異一聲:“搶救出一箱子書?那書是有字的,還是些空白的新書?”桑擰月一顆心完全被提起來了,整個人驚的恨不能跳起來。

怎麼就出這種紕漏了呢,可真是要命了!

“姑娘放心,虛驚一場,那書不是新書,上邊有字的。”素錦說起這件事,也心有餘悸,“好在李騁他們辦事靠譜,把那些空白書籍,全都堆在角落裡。靠角落的上邊那一排,裝的是那些不堪入目的俗語,倒是最外邊這一排箱子,裡邊全是精心準備的書籍,裡邊裝的就是那些姑娘捨不得燒的。就說這安排精心不精心?若不是李騁將事情做的盡心完美,那等眾人打開那箱子,結果裡邊都是空白書籍,就問這事兒炸裂不炸裂?”

到那時,想必那些歹人也意識到這是個“局”,那家裡不得重新不安生起來。

不過好在李騁做事仔細,考慮的也非常周到,將每個環節都顧慮到了。也因此,北城的百姓翻過那一箱子書籍後,就更確信,鬼宅中放置的都是書,且都是好書,上邊有批註的那種,誰要是能有幾本這樣的書,怕是考中狀元都不是問題。

桑擰月嘴唇蠕動幾下,問素錦:“這謠言是誰傳出去的?”

“反正不是我們的人。聽說是衙門的人過去了,然後看了那些書,就說那些批註都了不得。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就這麼傳著,聽說不少讀書人聞信已經跑去北城看書了。”

桑擰月聞言面色更扭曲了,“怎麼就出了這種事兒呢?對了,那書是咱們家的,不該歸還咱們麼?”

“現在還不了,因為這被當做是證物給拉到衙門裡去了。”

桑擰月聞言有些無語,不過仔細考慮之後,又覺得這是人之常情。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火災,而且這是入室搶劫,受損的還是這麼龐大的財富,衙門裡重視,暫時保存證物,這合情合理。

說完這些,桑擰月忍不住問起那個在火宅中搶救出一箱書籍的漢子,確認他真的沒燒傷,桑擰月就和素錦說:“還是應該給些謝禮才是。這是宅子中沒人,若有人,想必這男人會救人性命。他品性好,咱們不能寒了好人的心。”再說了,就單憑那些書,也值不少錢,別人辛辛苦苦給你救出來了——雖然對他們來說沒多大用處,但別人救了,心意他們得領,總該再給些金銀酬謝才是。

素錦聞言就應了一聲,“這事情我記下了,不過我估計少爺若是知情了,應該會當面對人道謝,少爺天不亮就出門了。”

“去北城了不是?”

“對。”

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主家那能不出面?

若說之前藏書得“偷偷摸摸”,可如今書都被偷了,被燒了,那主家藏書的行為還有什麼瞞著眾人的意義麼?

所以,清兒不僅去北城了,聽說還是痛哭流涕、面色如山崩地裂一樣從馬車上滾下來的。

然後,北城的百姓們又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原來買下這鬼宅的,就是那對在南城將書肆開的風風火火的桑家姐弟。只是不知得罪了誰,也或許是有人單純看他們不順眼,於是,就莫名傳出桑家書籍有藏寶的消息。

然後這姐弟倆備受困擾,即便在自家宅子住著,也日夜不得安寧。沒辦法,他們就想出重新買了個宅子,然後將書籍藏到這裡,他們也準備秘密搬到這邊住。誰料,這書籍才剛從家裡搬出來,就被人盯上了。過了沒幾天,就有歹徒登門盜書了。

就說這對姐弟倆可憐不可憐?

他們做盡了好事兒,被南城的百姓們感恩戴德,可卻被歹人燒燬了祖宗傳下來的藏家寶。這若是以後下了地獄,不得被祖宗們拍成肉泥啊。

素錦說的繪聲繪色,桑擰月聽得有滋有味。不過再想想那些被燒燬的書,桑擰月又心疼起來。

她太心疼了,就連早膳都沒吃,最後還是清兒從北城回來,聽說姐姐沒用膳,就硬避著她吃了一碗燕窩羹,然後才和桑擰月說了後續的事情。

後續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畢竟書燒了,宅子也被燒了,直接報官就行。

可報官也不用他親自往衙門去,畢竟差役們早就在鬼宅處等著了。

於是,清兒把“藏寶”的事情,以及歹徒屢次登門的事情,不得不買個宅子重新安置書籍的苦衷都說了。

他說的真切,讓人感同身受。

再來因為事情發酵,北城百姓們都在這麼傳,於是,連差役們都先入為主的覺得,事情就是這麼回事兒。

報官的事情很好辦,只是後續追拿歹徒的事兒,這多少有些麻煩。畢竟當時著火時已經宵禁了,北城又多是小衚衕,歹徒隨便找個衚衕一鑽,誰還能知道他往哪裡跑了?

捉拿歹徒的難度比較大,這事兒得慢慢來。

好在清兒也不著急,如今他“急”的是書。

但是那些書籍得作為證物,被保存在衙門。而又有許多讀書人聞訊而來,想要看看桑家祖傳下來的書籍,清兒“抹不開臉”,和衙門裡的人商量過後,書籍便對讀書人開放了。

於是,如今就有許多讀書人,走了個各種門道,去衙門看桑家藏書了。

而那些書籍都不俗,批註更是能讓人驚為天人。於是,讀了桑家傳書能中狀元的消息不脛而走,如今傳的滿城皆知。

桑擰月聽完弟弟的講述,怎麼說呢,整個人都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所以,就這麼簡單的,他們姐弟倆成了滿京城的風雲人物了?

就這麼簡單的,他們的祖上書籍,成為備受推崇的科考必讀讀物了?

這事情怎麼這麼荒唐呢?

可更荒唐的還在後邊呢。

中午左右,正是用膳的時候,就見啞叔火急火燎的帶著小廝來了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