鉚釘 作品

第125章 斬龍之說

將未來可能會威脅到大唐的人都消滅在萌芽狀態,於是就安排當時的著名玄學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斬龍脈。

袁天罡和李淳風耗時數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一共斬斷了八十八條龍脈。

具體的位置到了現在早已不為人所知,唯有蟠龍山“龍頸”處有斷龍的痕跡,據說就是兩人當時斬龍脈所留。

期間還流傳著另一個故事,據說兩人斬了八十八條龍脈,卻放過了兩條龍脈。

其中一條龍脈在山西太原,位於呂梁山和太行山之間,這條龍脈是武則天的龍脈。

當時袁天罡通過走向和推算預測,認為這條龍脈雖然要篡奪李唐,但是能夠保大唐江山兩百零二年。

因此就將其留了下來,後來武則天稱帝。

另一條龍脈位於宋州碭山,袁天罡推算後認為這條龍脈一定會在兩百年後滅掉大唐,袁天罡認為這是天命,不能斬。

袁天罡和李淳風商量後,認為朝代自古不會超過三百年,就算這條龍脈的主人要推翻大唐也是兩百年之後。

那時候大唐也已經有三百年國運,自然會出現腐化現象,也沒有存在必要了。

因此兩人放過了這條龍脈。這條龍脈的主人是朱溫,在公元907年推翻大唐,建立“後梁”,大唐享國289年。

自袁、李二人斬龍之後,天下山川的走勢也發生了變化,很多地方原本連綿的山脈也變得斷斷續續。

如果這裡的龍脈曾經被斬,那這裡存在潛龍也就合理了。

一千多年前的潛龍還在伏地,即便是袁天罡和李淳風這樣的人也很難看出來,因此躲過一劫,保留了下來。

我開啟靈眼三層,掃視遠山,發現在起伏的山巒之間有一道暗金色的光龍橫臥。

剛開始我以為是夕陽照射的緣故,類似於金山的存在,但當車子拐了一個方向的時候,我清晰的看到那是一條臥龍。

只不過此刻臥龍抬頭,似有一飛沖天的架勢。

而龍頭所在,正好是前方不遠處的一座獨山。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估計也就是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