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八十五章 要繼續搞錢

 那客人得他允許,上手摸了摸,果然如趙廣淵所說,有凹凸感,肉眼可辯。

 “所以這種畫紙就不能做很多細膩的描畫。齊朝畫作大多粗獷,線條粗,大開大合。但這位蔣少傅,卻開創新的畫法,他的畫作比別人更細緻,在齊朝是出了名的。我這裡還有其他一些齊朝名家的畫作,有探花郎的,有二甲進士的,還有文淵閣學士的畫,你可以比對看看。”

 那客人大感興趣,忙叫趙廣淵取出來。

 而店內其他客人一看,也都往畫櫃這邊擠了過來。

 畫櫃這邊立時就被擠了個水洩不通。

 導致外面的人本來看新店開張,想來湊湊熱鬧的,一看這場面,也都往裡擠,生怕錯過。

 這條古玩一條街,租金是出了名的貴,敢在這裡開店,沒點東西,怕是不敢開張。於是湧過來的人潮越來越多。

 結果等晚上關門,一盤賬,竟是賣出去不少東西,而賣的最好的竟是蔣文濤請人畫的那些畫。

 林照夏今天聽趙廣淵和呂善長跟客人的介紹,長了不少見識。

 比對著齊朝之前那些古畫和齊朝的畫,“這畫紙是不一樣啊,齊朝的畫說是一千年前的,可又少了些東西。”

 趙廣淵點頭,“對,少了些歲月的痕跡。”

 “那我們當千年前的古畫來賣,會不會有問題?”

 “不會。首先,它的確是千年前的東西,雖然畫紙少了包槳,但卻不是現代做假,用那些染料能染出來的紙。現在想找這種棉、麻都難找。齊朝的棉麻紙,隨著社會的進步,工藝已經失傳,不說現代,就是齊之後的宋元明清都做不出來。”

 呂善長也點頭,“的確是這樣。且廣淵收來的這些畫作,古意十足,現代的贗品根本描畫不出來,沒有古人這種心境,出不來這種韻味。即便是臨摹也畫不出來。”

 “對。主要是畫紙不一樣。哪怕是齊朝最好的畫紙也與後世不能比。這紙面凹凸不平,很考驗畫師的心態和功力,後世仿得再真,沒有原料也枉然。假的畫紙再如何臨摹也臨摹不出齊朝畫師想表達的心境和韻味。”

 趙廣淵朝林照夏笑笑,讓她放心。

 “且我們賣的並不貴。”

 蔣項的畫他不過是開價三十八萬,是那個客人買的,是今天賣的最貴的一幅。

 比他了解到的那些動輒上百上千萬,還一畫難求的古畫,已是便宜太多。蔣項要知道這差距,搞不好要跳起來罵他。

 而蔣文濤收進來的其他人畫作,比蔣項的價格還低,並不貴。

 呂善長也讓林照夏放心,“首先我們確實是一千年前的東西,且畫師都是有身份之人,印章都做得精緻,賣得少了不划算。再者你看我們賣出那麼多件古董,雖說一大部分是大齊造假工坊出來的,可相對現在來說,那也是古物。”

 現代的造假工藝仿不出來一千年前的人工。

 哪怕別人覺得沒有歲月的痕跡,可每一個朝代獨特的工藝,卻是後世沒法仿造的。

 林照夏主要是怕客人買了回家後悔,再跑過來鬧事,她最怕處理這些事情。可現在聽他倆這麼一說,放心多了。

 長至放學後已被林照夏接到店裡。

 先是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並不插嘴,他也聽不懂,但也不走開,他喜歡聽。本來乖乖地坐在他娘身邊。現在見大家說完了,便催著他娘,“娘你快看看賣出多少,賺了多少?”

 他好著急哦。長至現在眼裡全是錢錢。

 若是賺了錢,一會他要叫爹買好吃的!

 長至這麼一說,趙廣淵和呂善長都目光熱切地看向林照夏。

 一說到這個,林照夏也是激動,“我本來以為開古玩店,要守得住寂寞,別人常說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可見古玩店不是天天都有生意的。”

 可實在沒想到,這開張第一天,生意就這麼好!

 竟賣出四幅畫,五件古董!售價……

 蔣項的畫賣出三十八萬,蔣文濤做為探花,他的畫也賣到三十五萬。其餘兩幅也在二十萬左右。五件古董,因為是造假工坊買的,當初一兩一件收來的,趙廣淵也沒賣多高價,一兩一千三百塊錢,就開出十倍價,萬把塊錢一件,賣出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