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 作品

四百三十九章 遷移

這些孫家族人在臨潼縣令的庇護下,靜悄悄地在當地安了家,落了戶,還有人參加了縣試,並順利通過了,竟一點兒風聲都沒傳到長安周家人的耳中,實在叫人捏了一把冷汗。

鎮國公查得那臨潼縣令是朝廷派來的,同進士出身,與孫家非親非故,但很顯然,早就投靠了孫家一派,才會被孫家悄悄安排到長安附近的小縣來做官。大約是因為他平日裡並沒有出格的言行,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人際交往,都是中規中矩的,對周家並無冒犯無禮之處,也不會打著讀書人的旗號看不起軍中將士,對西北邊軍的態度,甚至比長安知府都要友好幾分,因此無人覺得他有問題。若不是這回陝西都司抓到的人夠多,也肯老實招供,只怕這位縣令在陝西境內升官到知府之位,都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即使久經世事的鎮國公,收到這個情報的時候,心下也不由得暗暗一驚。

無論是臨潼縣令,還是遷移到臨潼的孫家族人,都不曾參與過孫家對西北邊軍的陰謀詭計,甚至與孫家派到陝西境內的耳目爪牙也很少接觸。若不是他們抓到了孫永柏的心腹,嚴加審問,根本不會發現自家眼皮子底下,早已有了仇家的親族。再過得幾年,孫家繼續在陝西買地置產,繼續往這邊遷移族人,便要成為陝西本地的大戶。若孫家利用自家在朝中的權勢,安排這些族人出仕,只需要一二十年的功夫,便連周家也無法輕易動搖他家在陝西的根基了。

幸好孫永祿是個草包,在西北邊軍經營多年都掌握不了兵權。也幸好杜伯欽早早落網,沒能再繼續藏身長安前衛之中,為孫家作內應。否則有他們在上頭庇護,別說科舉仕途了,只怕連軍中的武職,也會被孫家族人染指。

鎮國公可以掌控西北邊軍的人事任命,卻無法阻止孫家在陝西佔地開戶,科舉參軍。時間長了,豈不是連周家在本鄉本土的影響力,都被孫家奪了去?

鎮國公沒有繼續往下猜想,只是把情報丟給了塗榮,又再給族人與唐家送去一份。

塗榮那邊還有事要忙,暫時不曾理會這些東西,反正只要皇帝下令抄了孫家,再多的田地房屋都會充入官中,而沒有了孫閣老在朝中撐腰,這群平庸的孫家族人也成不了氣候,根本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