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靜守 作品

第457章 終於達成了合作

    “我是管生產的,就從生產的角度說幾句話,”負責生產管理的吳副經理也開口了:“從生產的角度來說,生產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華騰公司的一期產能就是5萬套發動機和變速箱,未來還有二期和三期。

    既然張經理說未來還會吸納更多的‘互信股’股東,那我有理由樂觀的認為這個發動機工廠未來的產能有可能達到20萬套、30萬套乃至更多,成本也會下降很多,除了這款1.0的發動機和後驅變速箱之外,說不定將來還會生產柴油機、前驅變速箱……

    而如果是咱們自己自建發動機和變速箱生產線呢,產能、成本、管理……這些都是問題,而我不是很樂觀的認為,在這些方面,我們可能全面落後於華騰集團,我們自己生產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成本極有可能比從華騰集團採購要高不少。”

    說到這,吳副經理認真的說道:“從這個角度,我也更加傾向於與華騰集團合作。”

    吳副經理的話很有道理,大家不由的紛紛點頭。

    但也有人提出了異議:“話不能這麼說,老吳,難道咱們就不能擴大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生產規模、降低成本嗎?”

    吳副經理肯定的點頭。“只要保證資金,當然沒問題。”

    這話一出口,大家誰也不說話了:保證資金?你開始什麼玩笑?!

    吳副經理卻是沒有停下的意思,他接著說道:“另外我提醒大家,單單是一條年產3萬臺發動機的發動機生產線,需要的資金就要上億,比咱們現有的汽車生產線的建設成本要高的多,一條配套的變速箱生產線的建設成本比發動機生產線的建設成本還要高一些。這麼大的投入……我建議大家慎重考慮……”

    慎重?

    不用慎重了,當聽說建一條年產三萬臺發動機以及配套變速箱的工廠居然要2億多,大家就集體沒什麼想法了:雖然還沒過年,但以陽曆來算,現在已經是1994年了,而在剛剛過去的1993年,東萊運輸車輛廠全年的銷售金額才2個多億,利潤40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