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靜守 作品

第1176章 差的超乎想象的交通條件

李世新今年40多歲,對於七八十年代時國家的公路狀況很清楚,所以聽馮老爺子這麼說,他無奈的苦笑道:“實際上,河馬國根本就沒有什麼公路養護部門……不能說沒有這個部門,但這個部門跟沒有一樣,我問嚮導,嚮導是一臉的茫然,跟我說從來沒見過有什麼國家單位來對公路進行維修,倒是那些住在公路附近的人,偶爾會修理一下。”

聽李世新這麼說,馮老爺子倒是釋然:“那就不奇怪了。”

“如果是這樣,那咱們的三輪摩托車倒確實是需要好好的做一下本土適應化改進,”張起航說著,向李世新問道:“在你們的調研中,河馬國的老百姓對咱們的三輪車是個什麼態度?感不感興趣?喜不喜歡?”

“喜歡!非常喜歡!”李世新肯定的點頭,他甚至給張起航舉例說道:“比如我們聘請的那些導遊,在知道了咱們的這些車有可能會在河馬國生產之後,都高興的不得了,在整個測試的過程當中,他們基本上全程都坐在咱們咱們的三輪摩托車裡面,而且他們對咱們的三輪摩托車的評價也很高,說……”

“誇獎的話就不用說了,”不等李世新說完,張起航就笑著擺擺手:“除了你剛剛提到的輪胎、進氣和排期之外,這些導遊還提出過什麼建議?”

本次測試,除了實地瞭解河馬國的道路情況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傾聽當地那些潛在消費者的聲音,注意收集他們的建議。

“有!”李世新當即點頭,說道:“在這次的考察當中,我們也很注意收集當地居民、尤其是那些有可能成為咱們潛在顧客的消費者的建議,此外那些導遊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比如他們提議我們可以開發不同用途、不同功能版本的三輪摩托車,比如可以加上兩排長凳用作載客,也可以在駕駛室上加個棚子,這樣雨季來臨的時候也不耽誤跑運輸,還有人建議加大油箱,覺得現在的油箱容量還是不夠大,完全可以將油箱容量增加到50升左右,這樣的話,滿油滿載的話可以跑1000多公里……”

張起航聽的連連點頭,等李世新說的差不多了,他轉頭對馮老爺子說道:“老爺子,看來當年咱們搞三輪車的時候,當初搞的那些變形車都可以拿出來了。”

華騰工業集團剛剛生產三輪摩托車的時候,國內汽車工業的規模並不大、也不夠成熟,結果就是很多有頭腦的消費者在將摩托車買回去之後,用來跑摩的、跑貨運、跑客運……將摩托車的用途擴展的連張起航都不敢想,現在聽李世新轉述的這些非洲黑哥們提出的這些建議,他頗有種在十幾年前,看著各種各樣的摩托車滿大街亂跑的既視感。

馮老爺子也是笑了起來,連連點頭道:“可不是麼,不過我覺得咱們只生產摩托車就好,至於其他的東西,完全可以作為配套產業,交給當地人來做。”

“這個辦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