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21章,這導彈也太差了吧

    莫斯科郊外。



    寫完給軍委的和給北京計算機所的電報,唐華將電報稿交給國家安全部人民委員會的軍官。



    現在發電報發信給國內都得mgb檢查過,檢查就檢查吧。



    送走mgb的軍官,唐華整個人癱在沙發上。



    玩脫了,現在回不去了……



    這次來蘇聯,開激光物理會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唐華決定來,是因為要賣t51計算機,以及想從蘇聯這兒搞中高空防空導彈。



    唐華當然知道蘇聯在搞s-25“金雕”防空導彈,也知道s-25現在正在難產。要是不難產,蘇聯不著急求人,估計中國還弄不到這種導彈呢。



    這個時代的導彈,不管是防空還是反艦,不管美國、蘇聯還是英國法國,研製過程中如果掉了鏈子,十有七八是計算機或微電子器件的原因。要麼是計算機系統可靠性不過關,要麼是計算機系統設計缺陷,或者沒有計算機系統用超複雜的機電電路來實現某些運算功能,導致系統複雜度超高故障率下不來。



    1949年唐華介入590工程的時候,發現最初蘇聯人就是用極其複雜的機電系統來讓導彈紅外信號捕捉目標之後發出正確的控制指令。最後唐華是用部分機電電路、部分真空管模擬計算電路來實現的。



    因此獨家掌握晶體管小型化計算機技術的中國,應該有很大概率能夠解決s-25導彈遇到的技術難題。



    來蘇聯前唐華就設想好了,由唐華牽頭,北京計算機所、北京通信電子所與第一特別局建立協作關係,雙方共享信息,共同解決s-25導彈目前遇到的難題,爭取能按斯大林同志給的期限把這導彈搞出來。這樣首先是朝鮮戰場上,可以從超低空到萬米高空建立一個無死角覆蓋的地空導彈網;其次雙方協作和共享可以讓國內獲得中遠程防空導彈設計的一些技術資料,說不定過幾年就可以成立導彈研究所自己單幹了。



    談好協作的事情之後,唐華就回國重啟防空導彈火控計算機項目組,已經研製過紅旗-1導彈火控計算機的北京兩所,做這個應該是駕輕就熟。



    然而唯一的漏算是低估了蘇聯人的謹慎程度,他們不相信在北京的由中國組建的研究所,哪怕唐華和中央都做了保證。



    明明這種導彈是準備交給中國用,而且是第一時間試用的啊。不過話說回來,研製過程中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有時候使用這種武器的國家和軍隊也未必掌握。



    於是現在就回不了國了。電子信息工業局的事兒倒還小,朝鮮那邊又該打起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