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十七章,鏖戰金門(二)

    1949年10月26日。福建莆田。



    lvt-2“大水牛”兩棲裝甲車履帶聲音從“噗嗤噗嗤”變成了“咣咣咣”,而且開始無規律地左偏右偏,駕駛員張老順明白,裝甲車這是從前一段的泥漿路走到了石子路。



    好吧,這哪是石子路,分明是石塊路。用來鋪路的“石子”小的跟拳頭差不多,大的跟腦殼差不多。



    從福州到廈門,剛從步兵師升級為兩棲師的26軍第78師232團、233團,一共98輛兩棲裝甲車、30輛兩棲坦克,正以20公里/小時的龜速,在福建的山路爬行。



    “當鐵路終點離前線超過100公里時,就會發生災難。”——毛奇。



    廈門離鐵路終點可不是100公里,實際上最近的鐵路線在800公里外。福建多山、多河,一直是中國鐵路的真空地帶,1957年才有第一條鐵路。78師在特縱支援的坦克兵的幫助下,9月中旬終於會把兩棲裝甲車開起來了,馬上就加入向南追擊的隊伍,沿著海岸線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爬,這一個多月沒有走過一寸鐵路,全是用履帶在土路石頭路上磨過來的。這不,剛出發時的200輛車,現在只剩不到130輛,其餘的要麼是趴窩了在修理,要麼是修理完成後在趕路。要不是大連建新公司派出了一大隊的保障組,開著卡車帶著零配件一路護駕,拋錨的車輛可能更多。



    10月24日,華野司令部發來電報,要78師用最快的速度行進到廈門,不管毀多少履帶,拋錨多少輛車,也得在27-28日爬到廈門!



    “張老順!你小心點!別碾那些特大個兒的石頭!”車長大虎對張老順吼道。



    “我沒辦法!這路上不是坑就是石頭,已經儘量避開了!”



    話音未落,就傳來“咣噹”巨響,車猛地往左偏。趕緊剎住,跳下車一看,果然,履帶斷了。



    “第73號車故障,履帶斷裂,請維修分隊立即趕來。”建新公司的保障人員發現狀況,先用步話機呼叫維修,然後過來維持秩序,讓後續車輛在此走一段野地,繞過故障的73號車繼續前進。



    大虎和張老順看著從身邊繞過的裝甲洪流,默默地從“大水牛”上取下了簡易修理工具。在維修組到來之前,自己先把斷了的履帶卸點下來吧。



    ……



    從福州到廈門的另一條路上,一支一千多人的隊伍正輕裝徒步行軍。這是從山東趕來的船工支隊,接到司令部的命令後,加快了行軍速度,從行程完成度看,已經趕上了78師的裝甲車隊伍。



    三野進入浙南作戰不久,就發現徵集當地船工渡海作戰非常不可靠。第一沒有群眾基礎,當地船工普遍排斥與我軍打交道;第二當地船工怕打仗,隨便落下一兩顆炮彈就嚇得開著船掉頭跑。三野隨即在山東召集船工前往支援,這些船工支前熱情高,有不少原本就參加了山東當地的民兵,打過仗、見過炮彈,膽子大。



    ……



    廈門,十兵團指揮部。



    十兵團司令員葉灰在23日夜接到三野司令部兩個嚴厲的電報後,也從之前極度膨脹的心態中回覆了過來。



    果軍12兵團一個軍已經上岸,現在金門島上不只有22兵團的殘兵敗將了。此外12兵團還有一個軍已從潮州啟程,也要抵達金門。



    船隻不足,到23日只蒐集到300條,只夠一次運輸3個團上金門,其中還有超過200條是當地船工操縱的,顯然太冒險。



    粟司令員提出的“留客吃大餐”構想,葉灰也完全理解。



    24、25日,葉灰又籌集到了100條船,其中包括2艘機帆船和1艘內河小火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