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236章,赫魯曉夫舉起了銅玉米




    這麼說好像修地鐵也不是不可以的事了……   瀋陽第一機床廠。



    赫魯曉夫到瀋陽,參觀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沈一機。這是當前中國尖端的工業母機生產廠,也是蘇聯援助的重點工程之一,而且沈一機還有後續的中蘇合作規劃,因此赫魯曉夫必然到這裡打卡。



    和五年前主席來瀋陽參觀沈一機時一樣,在各個機床的生產、測試、組裝車間轉了一遍,廠長把一行人帶到了數控機床展示車間。



    “數控機床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它其實就是機床帶了一臺計算機,由數控計算機經運算處理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



    廠長向赫魯曉夫介紹面前的這臺數控銑床,赫魯曉夫也不是理工科出身,實際上他沒受過高等教育。在廠長介紹數控機床的時候,赫魯曉夫是保持禮節性微笑在聽介紹。



    “現在我們向您演示這臺數控機床的工作過程,”唐華上來,出示一張三維繪圖,然後舉著一根黃銅棒說,“在15分鐘內,這臺數控機床會把它加工成圖紙中的樣子,而且所有的操作都由計算機完成,只需要您按下‘開始’的按鈕。”



    聽唐華這麼說,赫魯曉夫十分驚訝。唐華讓工人把黃銅棒放進加工臺,固定校準,然後把赫魯曉夫領到計算機操控臺,提示按這個按鈕就可以。



    赫魯曉夫一按按鈕,數控機床就動了起來,靈活的刀頭不斷在玻璃罩子裡上下翻飛,六個噴水口不停地朝銅棒噴水冷卻工件。



    陪同赫魯曉夫參觀的幾個人都見過數控機床工作,但赫魯曉夫和蘇斯洛夫是沒見過。兩人哇、哦地叫個不停,而且不管操作規範中4米的安全距離,硬是往前走了兩步想看清楚數控銑床是怎麼工作的。



    銑床本是用來加工鋼鐵製品的,加工黃銅基本沒什麼難度,而且加工得很快。



    15分鐘後,一根逼真的、和真玉米棒子幾乎一模一樣的黃銅玉米棒子雕塑做成了。工人打開數控銑床的玻璃罩,用戴著手套的右手把滾熱的雕塑拿出來,再噴涼水冷卻一番,擦乾之後遞過來。



    赫魯曉夫舉著銅玉米,左轉右轉仔細端詳,笑得合不攏嘴。在一旁的中蘇兩國記者趕緊抓拍下這歷史性的一幕。



    “總書記同志,”唐華說,“此前中蘇商談的機床技術合作項目已經啟動,沈一機與列寧格勒機電儀器廠將共同合作,瀋陽提供工控計算機解決方案,列寧格勒研發下一代的高精度機件,共同打造社會主義陣營的尖端工業母機。”



    赫魯曉夫哈哈大笑,“這個小小的控制檯就能替代兩個熟練的工人,如果所有的工廠都像這樣,那就是共產主義到來了。”



    ……



    瀋陽飛機制造廠。



    赫魯曉夫訪問瀋陽的第二站。



    一五的150項重點工程執行完後,二五期間中國還繼續從蘇聯引進了19個重點項目,這些項目算是商業引進的,中國照價付款,但能把這些東西拿到手,也是中蘇同盟依舊堅挺的明證了。



    沈飛在一五期間的重點工程項目是引進米格-17的生產線,現在殲-5投產已經三年多了。二五期間,沈飛引進米格-21生產線。



    1958年完成了新廠區基建,1959年2月安裝蘇制設備,預計1960年1月可以用蘇聯提供的零部件組裝製造米格-21,隨後逐漸提高國產化率。



    “三年前剛剛會造殲-5,現在就要跨入超音速戰鬥機的時代了,而且一步跳到兩倍音速,各位感覺如何?”



    赫魯曉夫在米格-21的生產線廠房參觀,唐華去了瀋陽飛機設計所。



    黃志千:“圖紙和技術資料拿到以後,包括我在內,設計所的大部分人又把航空的基礎知識體系重刷新了一遍。”



    唐華:“我有一個問題,55、56年你們把米格-17的資料看完之後,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就是這套圖紙的原創者,我是怎麼設想米格-17的下一代飛機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從什麼地方著手改變,去提高戰鬥機的關鍵技戰術性能?’”



    在座的幾名設計所的骨幹發出哼哼唧唧的聲音。



    有一兩位想開口說話,但又覺得無法組織語言。



    冷場了一會兒,黃志千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