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77章,沒有軍事航天發射?




    “從3月份起,他們的探索者一號衛星陸續發回了輻射計的信息,美國現在也在IGY年會上發表報告論文了,算是驗證了我們的九章輻射帶。和我們一樣,美國人也沒有發表他們畫出的輻射帶全圖,看來,只有有資格進入太空的國家,才有資格獲得這些信息。”



    “除了已成功的,還有即將發射的衛星和亞軌道飛行器,我們要注意這一則預報,美國打算用一枚雷神-亞布爾做一次亞軌道飛行,驗證衛星或飛船的返回技術。雷神-亞布爾的載荷雖小,但它準備攜帶一隻溫血動物——老鼠。”



    錢學森在會上先簡要介紹最近美國航天的動態。



    趙九章:“美國的火箭和衛星都小,但是他們突破了第一次之後,發射確實很頻繁。”



    錢學森:“現在蘇聯第三顆衛星出現了麻煩,因此蘇聯同志對中蘇航天合作的計劃抓得更緊了。我們要去蘇聯一趟了。”



    蘇聯的第三顆衛星——人造衛星三號,是一枚重1300多公斤的衛星,重量是人造衛星二號的兩倍多。三天前也就是1958年4月1日,R7/8K71PS運載火箭搭載著人造衛星三號升空。火箭工作完全正常,完美達到了科羅廖夫之前計算的1.4噸近地軌道運力。



    然後,把人造衛星三號送上去之後,發現衛星是死的,繞了兩天,地面控制中心也不停地向它發送指令,衛星還是一聲不吭。



    看來這次是翻車了,往太空送了塊磚。就等一兩年後這塊磚自己墜入大氣層燒燬吧。



    這時候蘇聯航天相關部門對科羅廖夫提出了批評,說他沒有在衛星上用足夠新的技術和足夠強健的設計。這話也有道理,科羅廖夫是先設計的人造衛星三號,從1954年底就開始規劃、1955年開始製造,還沒想到用什麼新技術。



    至於人造衛星一號和人造衛星2號,又是1957年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臨時設計的,能發射上天就是勝利,並沒有什麼複雜的機器設備。



    ……



    唐華看蘇聯大使館送過來的資料,琢磨著蘇聯或者說科羅廖夫現在需要什麼。



    “他們沒給人造衛星三號的設計圖紙,”唐華搖搖頭說,“就是說了裡面的儀器:四極質譜儀、電離和電磁壓力計、蓋革計數器、壓電隕石計數器……我猜想裡面的控制電路在發射中可能震壞了,而且主要嫌疑應該是控制無線電發送的系統那裡。”



    錢學森:“但是不得不說,他們能發射1.4噸的衛星上天,這讓我羨慕。我們東風-3/長征-2號平臺得1959年9月份才能搞定。”



    R7洲際導彈本來就是個巨型怪物,或者說1958年的R7導彈是個潛力根本未開發出來的怪物。1.4噸近地軌道運力算什麼,後來科羅廖夫用了兩年時間拾掇R7火箭的第二級、上面級,最後搞出來的是“東方”運載火箭,送聯盟號載人飛船上天的那種。



    唐華:“前兩天工信委和財經委開會討論過了,中蘇航天合作這件事,首先我們經濟上是不虧的,其次整個航天隊伍可以得到鍛鍊,至少各個部門都有活幹,所以,這事情我們就接下了。但是,除了聯合設計衛星和航天器之外,我們試試看能不能做更多的事情。”



    ……



    天津衛星製造廠。



    去年還是亂糟糟一片野地的廠區,現在終於把車間和設備建起來了。實際上從2月份開始,衛星廠就在運轉。國防高級技術研究院的火箭、衛星兩大部門一起在衛星廠幫忙。



    “這就是我們的前進二號平臺的驗證機。”“這是前進三號平臺的驗證機。”“這是前進四號平臺——這個現在只做了鋁鎂合金框架,還算不上驗證機。”衛星廠廠長劉秉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