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作品

第130章,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



    捷克斯洛伐克,卡羅維發利。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五大國際電影節之一,也是中東歐地區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



    7月是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評獎和頒獎的月份。



    昨天,電影節連映了兩部電影,其中法國片《四海之內皆兄弟》受到的好評很多。



    一艘漁船在北海捕魚時,船上的船員吃了變質火腿,12名船員有11名躺倒,唯一一個毫髮無損的船員叫默罕默德,看名字就知道他為什麼沒有食物中毒了。船長在躺倒之前發了一份S.O.S的求救訊號,被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收到,並且回答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原來只管切魚,不會開船、不懂無線電的默罕默德要學會通過無線電求援,拯救整艘漁船。



    這部黑白電影包含宗教和解元素、故事性和懸念設置都比較好。



    第二天放映繼續,這回小放映廳的觀眾們一人配發了一副黑灰色的亮閃閃的眼鏡。



    “這是3D電影嗎?”“為什麼不是紅藍眼鏡?”“這不是紅藍3D電影,這是偏振光3D電影,美國也剛剛搞出來,很先進的。”



    現在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其實是社會主義陣營的電影節,其他國家參加評獎的電影,基本上也是由各國共-產-黨、左翼人士拍攝或者推薦來電影,雖然美國前兩年已經有偏振光立體電影了,但這種電影出現在卡羅維發利還是第一次。



    但是——現在不少人對3D電影其實有點偏見,覺得主流的電影不會用3D拍攝,3D電影一般都是什麼深海世界、草原動物、雪山風景什麼的主題。



    但是,就憑中國同志突破了偏振光3D電影技術這一條理由,這部電影還是值得看一看的。



    ……



    電影節的特邀觀眾確實平均素質較高,他們很少“哇!”,要表達這電影很精彩的時候就鼓掌。而且,對各種電影場面也見得多,經驗豐富。



    開頭3D的電影廠logo出來時沒有鼓掌,但航拍黃河-泰山-平原,BGM和背景音響起的時候鼓掌了。



    移動俯視拍攝黑旗軍方陣前進的時候鼓掌了。



    機動攝像機跟拍騎兵夾槍衝鋒,鼓掌。



    僧格林沁和宋景詩指揮戰鬥的蒙太奇,鼓掌。



    戰鬥最關鍵的一刻,五支義軍出現在地平線,鼓掌。



    暢快淋漓的兩個小時過去,出於電影節傳統,觀眾還是坐著,等演職人員字幕走完。



    嗯?



    又出現了畫面?



    “彩蛋?”“彩蛋!”



    ……



    擊殺僧格林沁、回師在最後一刻救下村裡老小擊垮柳林團,電影正片就結束了。



    彩蛋是正片的延續,好像在正片結束後幾天,參與擊敗僧格林沁的各路義軍在運河邊道別。



    宋景詩:“各位兄弟,真不和我一起在山東打土豪了?”



    張琢:“宋大哥,我們要領兵南下,到天京去了!”



    宋景詩:“我們幾支隊伍在聊城不也打得挺好的嗎?”



    “宋大哥,跟著你打是挺好的,就是有點……不輕鬆。”



    張宗禹:“柱子啊,去了天京咱們都能封王吧?”



    任柱:“什麼封王,是我給其他人封王!”



    “你想要當什麼王呢?”“我要個魯王!”



    幾個捻軍的領袖上了繳獲的運河官船,談笑的聲音漸小。宋景詩嘆了一口氣。再抬起頭來時,他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



    從運河駛過的官船,船尾一個大長辮子的身影,髒兮兮的褂子、布鞋、瘦如人幹、弓著腰,這不是武訓嗎?



    (電影裡的武訓人設源自武訓,但又不完全相同,初期是個很討人厭的角色,跟在主角和義軍後面碎嘴,你們不好好讀聖賢書,是不對的,你們要歸順朝廷blabla,但同時武訓又被官府欺負得很慘。在中期幫了宋景詩起義軍一次,變為一個(仍然)討人厭的同盟者。最後柳林團突襲起義軍老家時武訓機緣巧合也在村中,第一波攻防時就被民團一刀砍死。)



    “啪!”宋景詩給自己的馬加了一鞭子,策馬在岸邊緊跟著緩行的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