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幾重?

“而人力最不值錢。”聞人升搖頭道。

對方聽得很是激動。

如果只有五錢,那麼即便只能用半年,相信也有人買。

主要是那些送貨的,送吃食給大戶人家的,需要用這東西。

一來用馬車太昂貴。

用牛車太緩慢。

但速度慢了又會菜涼。

其實古代早就有外賣了。

就是給大戶人家包月送餐。

或者是給衙門中人定期送。

縣城自然是支撐不起來。

但是府城,省城,乃至京城,是大有市場的。

那裡的市民階層,對這東西的需求很大。

因為對這自行車的需求也很大。

很多人就是因為缺少便利的交通工具,不得不每天浪費幾個時辰在路上。

有了它,就可以多賺錢。

五錢銀子賣上一兩。

一兩的話,大城市的人,用上一年多,節省的時間就能賺回2兩到3兩。

自行車秀才很高興。

他這才自我介紹道:“我姓高,叫高要。”

“趙,趙前。”聞人升說了說本身的名字。

“好,咱們合作愉快,一人一半,投入股份,最後平分。”高要興奮道。

聞人升搖頭道:“若是這樣做,用不了半年,生意就被人搶走了。”

高要這才從興奮中冷靜下來。

是啊,別的不說,文舉人會第一個來搶。

聞人升微微搖頭。

封建社會的官吏們,又兇狠又愚蠢。

他們哪裡懂得什麼是生產渠道,銷售鏈條,經濟循環?

他們只知道設卡收錢,和賣敲詐。

往往商人們千辛萬苦搞出一條商道,然後與民也有利。

但最後卻不得不獻給官吏。

而官吏自有其短視性,隨意榨取,一年節假,都是藉口。

即便是紅樓中的榮寧兩府,都避免不了夏太監動輒千兩百兩的敲詐,恨恨地說這起祟,如何了結。

何況是別的小民之家?

就這樣的惡劣環境,如何誕生出開化文明的商業環境,如何誕生出各種發明創造,如何誕生出保護商業的體系?

不存在的。

即便文聖人,他能明辨是非。

但問題是他的廟宇要依靠舉人進士們的維護。

小民想要找他做主,也找不到頭上去。

“那該怎麼辦?難道看著好生意就這樣沒了?”高要很鬱悶。

聞人升笑笑。

這算什麼好生意?

他腦海中的好生意億萬,隨便哪個拿出來不是賺大錢?

別的不說,一個治療傷風感冒有效的艹藥方,當然就是現代有效成分的原始版本,就價值無數金。

這年頭,因為傷風感冒而死去的兒童、大人,數不勝數。

有功名者可以靠文氣庇護身體,百病不生。

但是想考功名卻太難。

畢竟不能場上作弊。

而且還有時間限制。

一般人消耗不起。

所以這藥物肯定能大賺錢。

但是也不能隨便去做。

“只要我們考上舉人,這生意就能做了。”聞人升說著。

“好,考舉人。”

隨後就是考舉人。

舉人很難考。

考場之前,聞人升買了很多往年金題。

然後發現年年都是大不同。

和明清不同,明清出題範圍狹窄,為了不重複,只好搞排列組合。

只能從四書五經中出題。

結果就是截搭題,就是從前面的內容中找一句,後面再找一句,拼湊到一起。

坑死人沒商量。

破題破不好,這科就白考了。

根本對實際沒有一點用。

反而考進士時,的確就針對實際出題了。

比如崇禎就考過,兵制如何,如何改進,如何徵稅……

問題是毛病大家都知道,想要解決,沒有能執行的人。

而這個世界的題目,則是海闊天空。

根本沒有什麼限制。

天文地理,無所不包。

從這裡看,倒也比封建王朝開放許多。

比如前三次的舉人考題,也是寫策論。

比如“天上的太陽,為什麼早上大,中午小?”

又比如“有一隻鳥生出三條腿,這是為何?”

還有“趙家有五萬畝地,但是他祖先只有30畝荒地,這些地從哪兒來的?”

“怎麼解決他們家的地?”

可以說,因為有神明,那皇帝也比較奔放。

而且考官本身又是進士,所以出題也比較浪。

也不怕事。

而這一次的考題又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