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顧此失彼

再去掉老弱病殘,剩下的1500人,最後只有700人能夠用於作戰的。

對手12000,整整接近20倍的差距。

而且對手不是那些南美北美土著,他們也有著基礎的火炮和燃燒瓶,弓箭的威力也並不比這個時候的火繩槍差不多,一樣能造成相當的殺傷。

火炮總數還是明軍更多,只是威力小,射程近。

但1000多門各種雜號火炮,還是遠遠超過了紅毛人的想象。

於是雙方的較量就此開始。

聞人升命令船隻下錨休整,並沒有立刻作戰。

同時讓大量小船封鎖了周圍的路線,防止被敵人再次闖出。

至於跑出去了3艘船,它們沒有什麼大威脅。

如果它們敢於放風箏也沒用,因為攜帶的彈藥是有限的。

它們若是過分靠近,就會陷入包圍之中。

它們能做到的就是兩艘看著,另外一艘回去總部報信,召集更多的大帆船前來。

但具體能不能到來還要兩說。

因為紅毛人下不了全面開戰的決心,因為他們仍然想著要自由貿易。

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

聞人升命令諸多船隻休整了一天。

當然具體指揮還是由兩位總兵進行。

他只是幫助選拔了一批忠勇敢死之士。

一共500人。

分別是火船上的水手與船長,還有水鬼。

每人提前發20兩銀子,這一下就是一萬兩。

要知道這時候朝廷還有些錢,南方還沒有敗壞,當地還能籌款。

聞人升還不需要完全靠自己支付這筆錢。

不過打完這一場後,他就可以再升官。

這一次升官就能達到按察使僉事,正五品官,然後就可以被巡撫推薦擔任當地兵備道,協助巡撫處理一省軍務。

雖然是舉人,也能升到這裡,關鍵是要有人大力推舉。

這並不誇張,畢竟明朝軍功很重,尤其是末年。

趕走紅毛,可是一大軍功。

歷史上的熊文燦就是靠著招撫鄭家解決東南海患,進而一路高升,先是兵部侍郎,又是兵部尚書,受命六省總督,平息起義軍反叛。

結果就不用多說了,海上經驗和陸地經驗不能套用,鄭家求財,起義軍們已經不要錢了,他們搶得太多,他們要的是權和名。

反正聞人升只要成了兵備道,那時候生意可以做得更大,可以招攬更多兵馬。

其實熊文燦也招攬有自己的一千督標,卻沒有足夠的決心和軍事才能,沒有認真經營自己勢力的決心,也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督標,卻被左良玉給阻撓和哄騙,用了他的六千騎兵充當自己的兵馬。

這就給最後悲劇奠定的下場。

他沒有自己兵馬,一旦招撫失敗,就被逮捕下獄,次年砍頭。

有自己兵馬就不怕了。

左良玉,祖大壽都是逃跑名將,一直安然活到最後,朝廷輕拿輕放。

次日晚上。

有著月光。

聞人升便派出敢死之士,陣前再次激勵一番。

這似乎有些干涉於大濤的兵權,但是別忘記了,聞人升是文官。

哪怕他只是個舉人,背後靠著巡撫,他也是文官督戰。

他不管是不管,真要插手,那就是總指揮。

就像監軍想要獲得指揮權並不難,只是將官們也會陽奉陰違,戰場保命為主。

不過聞人升是親自選人,所以避開了將官的問題。

“大家但知戮力向前,若是戰死,汝妻子,吾養之!”

“若能活著回來,無功而退者斬,有功者重賞!”

“每船加二軍法官。”

沒錯,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你不加軍法官,別指望士兵在夜裡不逃跑,不保命。

立功的只是少數,大部分人是想保命。

這也是為什麼夜襲難以進行的另外一個原因。

你夜裡看不清楚士兵的小動作,很多人就是出工不出力。

一旦危險,就趁機逃走。

白天不行,白天有騎兵,有督戰隊,想要逃走就地斬殺。

海上不容易督戰。

但你若是無故跑了,要麼淪為海盜,要麼就只能回到海港受罰。

一般也是逃脫不了一刀。

所以很多海上要是逃亡的艦船,往往跑到外海當海盜了。

這也是為什麼水師建設往往停滯,不願意持續發展的原因,不容易維持,士兵容易帶船逃亡。

而現在聞人升刻意挑選的人,至少能保證六成的人願意完成任務。

而且這任務也是平時訓練過三個月的,很多人閉著眼睛都知道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