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墾荒山中

  這時,鄒靖突然道:“之前我考慮過此事,趙先生說,可以將這些人送入常山等山谷之中開墾荒地,如此一來,即可不費吹灰之力,又能收得糧草。”

  “可是常山乃是冀州之地,和我幽州互不統屬,如何送入?”又有人質問道。

  “我們幽州也有山脈正與常山相連,可以從此而入。”有人道。

  “這樣吧,我再給冀州刺史書信一封,請他允許這些俘虜入山墾荒,安置一二。”劉焉於是說道。

  他是想以鄰為壑,將這些賊子扔給別人。

  如果對方不收,再做處置。

  只是這糧草的確是個大問題。

  一天吃百十石,即便是混了草根樹皮雜糧,也是消耗太大。

  難怪都殺俘虜。

  而在這時,聞人升主動請纓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吾願押送這些人,去代郡山中谷地開荒。”

  眾人聽愣了。

  放著好好的別駕不當,去山谷裡開荒?

  不是有病吧?

  山谷寒冷貧瘠,進去後,活不過四十歲就容易死掉了。

  傻子才去那裡。

  “先生果然仁義,既如此,我請表先生為幽州典農校尉,前往山中帶眾開墾。”

  “多謝府君。”

  聞人升心想,看在你給自己最初開局多出了幾分力的情況,就幫你一下。

  “好說,我再助先生糧草五百石,農具若干,耕牛一百……”劉焉繼續示好道。

  他早有自立之心。

  聞人升的本事,他其實已經從身邊人知道了。

  能造出戰車之法,千人抵抗數萬人的進攻而不亂。

  這種本事,他若學了去,那對抗朝廷就有把握了。

  他有造反之心,他三個兒子,有兩個也是學他。

  長子和次子後來和馬騰聯絡,妄圖進攻長安董卓,結果被殺。

  “多謝府君。”

  隨後一場宴飲結束。

  接著,聞人升就馬不停蹄地命令學生們開始去組織那些俘虜。

  應該說是饑民才是。

  學生甲擔心道:“老師,數萬之眾,猶如驚弓之鳥,如何安撫?”

  “一手糧,一手劍,即可安之。”聞人升胸有成竹。

  這才哪到哪?

  這種場面,他一點都不擔心。

  隨後眾人開始以糧食為誘,告知眾饑民,要帶他們去墾荒。

  然後又張貼告示,要將4萬人,以500人為一營,編組了80個營頭。

  接著煮起大鍋稀粥,以士兵彈壓秩序。

  吃一碗就編一個人,聞人升以自己訓練出來的屯長和伍長們,帶著十多人充任營頭。

  十幾個有甲,吃飽喝足的人,對付驚弓之鳥,還是能對付得了。

  就連劉備和關羽等人也各自得了一個營頭,人馬頓時擴大到500人。

  不過4萬人,一天最低能量保證,也要消耗百十石糧草,即便是混和雜草來吃,也是消耗眾多。

  劉焉給五百石,再怎麼節省,也只夠十天吃的。

  好在聞人升早就有所準備。

  又從涿郡張家莊園籌措糧草,變賣產業,籌備了3000石糧食,沿路建立糧站,能夠維持兩個月之用。

  當然吃得肯定非常差,就是能勉強行路,餓不死,別想幹什麼重活。

  不過絕大部分俘虜已經知足了。

  畢竟他們一開始最擔心的不是餓死,而是被殺俘。

  這事太常見了。

  黃巾被滅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殺俘,建造京觀。

  現在既然給飯吃,有人帶,那就不用擔心了。

  畢竟誰家大規模殺俘虜前,也不會多浪費糧食的。

  這又不是處決犯人,還給個斷頭飯吃。

  然後他組織營頭逐個上路,以戰車攜帶糧草壓陣。

  接著他又從薊城大戶內募捐,又湊了一千多石糧草。

  其實他知道,這些大戶,至少有十萬石糧草,可是寧可放在地窖裡發黴,也不願意拿出來賑災。

  就是這樣離譜。

  隨後他帶著這些營頭上路後,一路來到代郡。

  當然他並沒有直接入山,而是先去了之前被程遠志禍害的幽州郡縣。

  總有些大戶堡壘是沒有攻破的,以戰車在前面晃悠一圈,總算又混了兩千多石糧草。

  程遠志攻不下來,他展示一下戰車,明眼人就知道能攻下來的。

  戰車稍微改變一下就是攻城車啊。

  做完這些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