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二千三百六十一章 許仙的推演





那就是南朝梁代。





人人都不願意爭鬥。





人人也不願意生孩子。





這就是佛法大興的後果。





佛法大興之後,幾乎就沒有一個發達勢力。





事實就是這樣。





靠佛法,這種出世之學,是不可能激發人的上進心的。





而那些積極進取的,都是入世之學。





主張致富之學的。





願意保持進取之心,同時還不斷學習。





這才是正常的學說。





很快,聞人升就教會了許仙這種方法。





許仙學得很快。





然後他告訴幾個孩子說道:





“孩子們,爸爸帶你們去一個地方。”





“你們不是希望學習佛法嗎?”





“那可以看一看。”





隨後他煙霧一覆蓋。





幾個孩子們同時進去一個新世界。





他們坐上了一朵白雲,四下看著。





然後他們看到了,人人都在學佛法,供奉神明。





供奉菩薩。





一開始他們很高興。





後來才發現,這裡國民每年只會燒香,不上進。





然後又人人崇尚奢靡,給佛像貼金。





覺得金子越多越虔誠。





然後整個國家敗壞。





到處都是動亂。





最後被一個遊牧給滅了。





和尚一個個被拖著殺掉。





孩子們頓時大哭起來。





一個個都在說:“這不對啊!”





“不應該是這樣的。”





“明明大傢伙都學習佛法,就可以互相都不打架。”





“他們怎麼那樣壞?”





“我知道了,是因為那些騎馬的不學習佛法。”





“法海大師肯定知道怎麼讓他們學。”





還能這樣?





許仙發現這樣不對。





但是算了,既然孩子們這樣說,那就都學吧。





隨後都開始學了。





然後遊牧民們也真的很少打了。





但還是會搶東西。





只是少了很多。





然後大家生孩子的數量大大減少了。





結果世界人口越來越少。





越來越少。





然後慢慢衰敗下去。





興盛的寺廟也逐漸沒了。





“怎麼會這樣?”





孩子們又哭了。





許仙隨後說道:“大家互相都不打架,這當然是好事。”





“可是佛法又讓大家出家,都出家誰來生孩子?”





“大家都去供養僧人,沒人幹活,最後只能吃白飯,飯越來越少,生養的也越來越少。





“所以,人人學習佛法,實際上這就是一件壞事。”





“佛法只能少量人學,大多數人當成一個故事來看。”





許仙語重心長地講著。





可是孩子們明顯不想聽懂。





或者不願意懂。





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很多的道理。





並不是佛法就可以解釋的清的。





主要是社會管理,佛法只是其中一面。





它只是能夠管理人內心的哲學。





能讓人平靜下來。





但真正想要治理勢力,還需要過工學、農學、治理學這些相關知識。





這些自然不是許仙能懂的。





他只是請法海也過來看了看。





然而法海看後,無動於衷。





他看到這裡之後。





然後道:





“不對不對。”





“你這樣不對,佛學大興,只是用來解決人們心靈上的躁動。”





“並不負責解決人們溫飽生活。”





“只要思想進入極樂,少吃些,少穿些,不算什麼。”





“安貧樂道,就是如此。”





“雖然他們窮,但他們卻解決了心靈的困難。”





“得以在心靈之中找到極樂之地。”





許仙聽到這樣,不由惱怒道:





“既然你也知道佛法的弊端。”





“那你為什麼不讓他們學習其他方面的學說,而是讓他們學習這種心靈上的解脫之學?”





“很簡單,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法海搖頭道,“讓他們學習這些,才能夠徹底讓他們壓制他們內心中的妖性。”





“才不會變成妖魔。”





法海這樣說,就有一點滑舌。





然而聽到這裡之後,就是眾人也感到無話可說。





只能沉默了。





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法海說的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這個道理,並不想被許仙他們接受。





他們還想看到子孫滿堂。





很多孫子,重孫子。





不想看到香火滿堂,很多和尚……





法海這個傢伙還真是壞。





這是要把兩人的孩子們都給坑了。





還是坑的不要不要的。





許仙只好再次去找師傅。





他向聞人升問道:





“大大神仙,你看這個法海他並不認賬,也不認錯。”





“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聞人升笑笑:“和尚不怕事,是因為事不大。”





“事要是大了,和尚就怕了。”





“再說,他不認賬,事情就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