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恆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十三

    劉建一個暗示術,讓對方得知了案首的事情。

    “科舉重事,竟會出現這種舞弊之事!真是豈有此理,朝廷科舉取士上千年,現在紛紛有人說要廢除科舉,效仿西方,實行公務考試,錄取吏員。那些東西,明明是西方從我們東方學去的,結果我們要學人家!為什麼,還不是因為你們這些小人作梗!”御史氣急敗壞道。

    很糊塗的邏輯,又很符合此時人的思維。

    事情做不好,肯定是小人的問題。

    把小人換掉,都換成君子,那事情肯定做好了。

    扯淡……

    君子出了那麼多,文正一個又一個,沒有一個能解決治亂循環的問題。

    現實中是一群海盜、騙子、罪犯、惡棍解決的。

    在這裡也是一個騙局解決的,唯獨和君子沒有任何關係。

    御史發怒,讓人驚奇的是,縣令頂了鍋,被下獄治罪,而始作俑者的典史,卻只是掛靴走人,回家待著,毫髮無傷,等待下次起復。

    原因很簡單,典史帶人向御史大人展示了他家、他丈人家、他弟弟的丈人家,合計8000戶佃農……

    劉建從頭到尾,看得清清楚楚。

    御史不想惹出民變,解決頑疾的熱心,在冰冷的現實面前,被迫冷卻。

    果然從上到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朝廷的人,最怕麻煩。

    什麼樣的人,才不怕麻煩?

    當然是被問題麻煩的人。

    就像重病之人,疼痛到極點,才不怕打針吃藥,乃至開刀截肢,因為那些手段,遠比病症造成的麻煩輕。

    …………

    “全世界窮苦人,團結起來!”

    又是半夜時分,月明星稀。

    一處學堂中,人頭湧動,劉建正在慷慨陳詞。

    此時的他,學著聞人升的派頭,他甚至刻意去學了教學術、記憶術等一系列相關體系技能。

    “孩子們,同學們,各位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為什麼受窮嗎?”他向臺下問道。

    “命不好,投胎了窮苦人家嘛。”一位大媽嘮叨著。

    “是我自己找死,明明攢下了三百兩銀子,卻被同村人蠱惑去推牌九,兩天就輸光了。”

    “是我兒子腦子笨,同村隔壁家比我家還窮,人家的孩子就考上了秀才,搬進了城裡,從賣字起家,到成為財主家的西席,十年下來,就有了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