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士兵 作品

第214章 運氣

    不過很快和志民也對數據產生“懷疑”了。

    這不是說數據不對,而是數據太對了,對得都讓和志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按和志民的估計和計算,這試飛和數據的優化肯定是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整組數據只要有一點偏差,包括記錄數據的儀器也有誤差,那麼這組數據就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飛、修正,  然後再試飛再修正,直到最終趨向於完美。

    而原型機所要面對也就是需要修正的數據卻是個海量,在海量級別的數據上還有無數次試飛和修正……這無論如何都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

    然而,在和志民和蘇教授將數據用於第二架試飛的原型機後,卻發現這其中有許多數據居然無需修正可以直接使用。

    蘇教授與和志民擬定的試飛方案是這樣的:

    周元凱駕駛一號原型機用於獲得數據。

    一號原型機是拆除陀螺儀自動駕駛裝置的,它是完全由飛行員手動駕駛,  只不過增加了記錄儀器全程記下飛行員的操作。

    李東成駕駛的二號原型機則用於驗證及修正數據。

    二號原型機沒有拆除自動駕駛裝置,但同時也可以由飛行員手動駕駛……飛行員的優先級別高於自動駕駛,  這樣在必要時,  飛行員就可以接管原型機避免因為自動駕駛不成熟而導致的墜機事故。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東成所進行的二號機的實驗更困難也更危險,因為他還需要判斷自動駕駛是否是正確的,是否需要人為干涉。

    和志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尤其是試飛的初級階段。

    原因很簡單,自動駕駛裝置在初級階段幾乎沒有“準確”的數據,它至少需要在成百上千次試飛才能初見成效。

    而每次面臨原型機的操控時,李東成首先需要讓自動駕駛裝置發揮作用,在自動駕駛裝置做出錯誤或是不到位的反應後,他再幹涉糾正。

    這就縮短了李東成的反應時間,同時還很考驗李東成的應變能力……因為他不知道也不確定自動駕駛裝置是否會做出什麼“過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