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509 吳先生?曹先生?吾先生!(2/4)

    坦白來講,來人名氣不大,二線都難說,地位也不高,起碼在今天的聚會排不上號。

    但他有一個很關鍵的身份,就是這個電影項目改編的當事人——吳若福。

    作為一部真實改編的電影,立項拍攝的一個前提,就是徵求人家當事人的同意。

    其實丁勝最開始寫劇本時,就曾找過吳若福,但這件事對吳若福本人來說,影響很大,並不是多麼感興趣。

    後來繁星拿到拿這個項目時,也有一個難題,就是得得到當事人同意。

    也不知道是怎麼操作的,反正繁星如願的立項,眾人本以為這就不錯了,沒想到曹軒竟然把人家當事人拉來了。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大家寒暄落座之後,曹軒宣佈了一個消息。

    “很榮幸請到吳老師擔任我們電影的顧問,而且吳老師已經答應,會出演我們的電影。”

    曹寶平和丁勝對視一眼,充滿了震驚和驚喜。

    從商業角度上來講,原型人物的加入更有噱頭。

    從創作角度上來說,有原型人物在,更能幫助主創人員揣摩劇情和人物細節。

    唯一可惜的是,吳若福只答應了出演警察,算是配角,並沒有出演男主,不然噱頭更足,表演也更真實。

    都不能說是真實了,根本就是還原……

    但話又說回來,先不說吳若福本人比較抗拒那段經歷,就連答應出演也是曹軒“三顧茅廬”才請出山。

    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就是吳若福的名氣太小,哪怕是原型人物,也不如曹軒出演效果最佳。

    事實上,這部電影劇本和現實真實案件細節是有這不少出入的,事件情節發展大致一致,但是細微之處有一定的改編,人物也做了不少處理。

    比如男主大明星,其實是曹軒和吳若福兩個人的結合體,又做了一定的虛構,從其身上能看到曹軒和吳若福的影子,同時還有其他原創設定。

    畢竟是真實改編電影,而非紀實紀錄片,還是要有藝術創作的。

    大家到齊,雖然很多事情沒定下,但今天能來這,就說明有這個意向,剩下的就邊吃邊聊。

    首先就是電影名字,劇本最開始叫《拯救吳先生》,擺明事件改編,後來曹軒答應出演,丁勝就屬意改為《拯救曹先生》。

    但曹軒覺得不好,不管哪個名字,既有點不尊重人家吳若福,同時也有些強化曹、吳兩人的真實身份,讓觀眾對電影的男主亂聯繫。

    所以,曹軒折了箇中,提議了原版的名字——《拯救吾先生》。

    吾通吳,也是“我”的意思,但又不是真實姓氏,既有所暗喻,也表示這個“吾先生”是有一定虛構色彩的人。

    丁勝覺得這個提議很好,吳若福本人也沒什麼意見,甚至比較中情這個名字。

    作為原型人物,不管是真實的“吳先生”,還是“吳冠曹戴”的曹先生,對他來說都有點彆扭,如此折中,相對是他最滿意的結果。

    確定了名字,其實也就確定了電影的風格。

    吾先生,著名影星和歌星,娛樂圈大腕,雖然是2004年的時間,但設定方面是曹軒35歲左右,更偏向於現在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