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三酒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劉安的身價

  也有一些人則用滿是羨慕和嫉妒的目光看著劉安,冷哼一聲,轉身便走。之後,劉安從其他人的口中得知,對方是想拜方老為師很久的人,但一直不知道什麼原因,方老沒有同意。

  看到劉安這麼一個新面孔,拜了方老為師,跟著方老學投資,對方心中難免生出羨慕、嫉妒恨的情緒。通過各種各樣的人在劉安身邊源源不斷地為方老塑造形象,讓劉安增加對於方老的信任。

  再加上之前劉安由於各種原因購買的東西的花銷,雖然和購買投研服務相比確實不多,但也絕對不少,這會讓劉安更願意花費大額的資金購買投研服務,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登門檻效應。

  如果一開始提出自己的目標,很有可能對方會不答應,對方會拒絕,但是如果一開始提一個在對方看來無關緊要的要求,對方就會比較容易答應。

  之後逐步加深提出的要求的難度,直到提出自己原本的要求,對方答應的可能會比直接提出原本要求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這是因為在心理學上,之前的行為已經給對方的心裡種下了一個錨點,讓對方潛意識裡產生我已經花費了一定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他的想法。

  之前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等等,都可以算得上是成本,只要對方在接下來提出的要求不是特別過分,那麼考慮到之前已經付出了一定成本的情況下,就會更容易付出更高的成本,否則在人們的心中,之前的成本都作廢了。

  所以對於如今的劉安來說,是更容易掏錢購買投研服務的,再加上方老的口才確實不錯,他教導劉安以產業鏈為核心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體系也確實是真實存在的。

  這一核心體系確實是很多以基本面為主的投資體系的重點理論依據之一,雖然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並沒有對方所表述的那麼簡單,中間還有考慮很多因素,還要參考很多內容。

  但是產業鏈的這個思路確實是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劉安能通過對方的講解悟出一定道理的原因。對此,劉安確實也是非常認同方老的說法。

  劉安之所以能通過方老的講解有所領悟,一是因為劉安確確實實是有天賦的,二是因為劉安對方老師很信任的,他會去認真思考,仔細分析方老的話語,仔細揣摩方老教授的東西,如果他對方老不信任,那麼這些東西他根本不會去認真思考。

  而且對於此時的劉安來說,他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產業鏈為核心的投資體系。現在所差的就只有不知道各行各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情況,不知道其中的公司的情況,這些東西都是投研服務可以提供的。

  也就是說,在此時的劉安看來,只要自己花錢購買了投研服務,那麼自己就已經掌握了一個完整的、能用的、可以穩定盈利的投資體系。

  這對於很多投資者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要知道,投資體系的掌握需要天賦,需要機遇,並非花錢就能直接買到。很多人花了很多錢,購買了很多東西,試錯了很多,但最終依舊是在投資上一事無成。

  而對於此時的劉安來說,只要肯花錢,那麼就能夠掌握完整的投資體系,並且這個投資體系還是能夠長久使用的,劉安何樂而不為?

  而且要知道,購買投研服務的費用是固定的,但投資的收益是按百分比計算的,也就是說,只要本金夠多,購買投研服務的錢是能夠賺回來的,甚至可以加倍的賺回來。

  那麼問題來了,劉安的本金夠多嗎?劉安的本金是夠多的,劉安是做實體行業的,劉安原本是開工廠的,屬於重資產行業。

  投入的資金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什麼劉安會覺得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逐漸降低,已經降到自己不太能接受的原因。

  因為劉安所在的行業投入的本金實在是太大了,劉安雖然不清楚自己掌握了產業鏈的投資之後,每年能賺多少錢。

  但是劉安很清楚的記得,在方老給他展示的方老做過的歷來的投資案例中的投資業績情況。

  劉安大概粗略估算過方老的每一份投資案例,股票的持倉時間平均來說在兩到三個月。也就是說,在滿倉操作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可以做4~6次。

  而每一隻股票的平均收益都在20個點以上,在劉安看來,自己剛剛開始學,肯定沒有方老那麼好的投資水平。

  不一定每一次機會都能發現,那麼自己適當打個折,每年只能做2~3次,考慮到自己的水平不如方老,投資收益肯定沒有方老那麼多,甚至有的時候會出現投資失敗的情況。

  那麼每一次的平均收益,劉安按10%進行計算,也就是說,每年劉安估算自己使用以產業鏈為核心的投資體系的投資收益在20%~30%。

  每年60萬的投研費用,如果按照20%的收益計算,那麼本金就需要300萬,而如果按照30%的收益計算。

  那麼投入本金就需要200萬,也就是說,在劉安的估算之下,只要每年投資的本金超過300萬,那麼他購買投研服務的這一項操作就是穩賺不賠的。

  那麼,劉安實際可以用來投資股票的資金有多少呢?按照劉安的估算,他初步打算投入市場中的資金是500萬,如果做的好,還可以加。

  如果做得非常好,達到可以穩定盈利的狀態,那麼劉安就可以逐步的把自己的實體工廠分包出去,或者是直接賣掉,到時候劉安可以投在股票市場中的資金就是3000萬。

  這還是不加槓桿兒的情況下,如果加上所謂的場外配資,如果再加上槓杆兒,或者做所謂的融資融券,那麼劉安就可以動用更多的資金,保守估計也在5000萬上下。

  所以,對於劉安來說,每年60萬的投研費用是完全能夠接受的,劉安的具體身家方老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