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鋒01 作品

1261章 劃時代的開啟!運動領域的小宇宙!

本體感覺系統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對軀體運動進行干預:

一種是通過運動前期的預興奮發射性提高參與肌肉的力量,為姿勢的調整和承受外部負荷做好準備。

一種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肌梭和腱器官反饋式的調整肌肉的力量並協調不同肌肉之間的用力,以解決軀體的穩定,穩定程度和穩定與不穩定交替轉換的問題,以及和肢體各部分的肌肉完成配合。

在解剖結構上,肌肉訓練是以肌纖維體積增大,線粒體數目增多,毛細血管增加來改變肌體的運動能力的,較易從外觀上分辨。本體感覺器官則深置於肌肉或內耳中,使神經傳導更迅速、更敏銳、控制更準確、動作更精確、但從外形來看較難體現。

在生理功能上,本體感覺更強調肢體的平衡穩定、動作的自發調節、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

在作用上,本體感覺在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上並不是直接參與運動。它主要是通過對肌肉、關節的控制,協調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保障平衡,為完成動作提供技術參數,形成良好的姿態做好準備。還為動作結束後的身體平穩恢復及時調整奠定基礎。

運動訓練的本體感受更加強調身體的穩定與不穩定之間的動態轉換,感受器要根據來自外部負荷的變化及時調整身體姿態,在多塊肌肉參加、穩定與運動快速交替的過程中,神經對肌肉的動員速度和支配精確性具有主導作用。

動作由閉環控制時,身體或許還能依靠視覺來反饋身體的信息,對動作進行修整,但動作由開環控制時,視覺的作用將變得微乎其微。因此以穩定、調節、協調身體功能的本體感覺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尤其是對於那些技術性強、難度高的項目來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蘇神的那個未來,很大的一個發展方向。

例如,單槓翻騰動作、高低槓槓間連接及騰躍動作、跳馬的各種動作等,要求各肌群控制中樞之間,各感覺中樞與肌肉本體感覺中樞之間,建立起空間和時間上的精確的協調關係,並形成人與器械、時間、空間融合為一體的“綜合感覺”。這些,就都需要本體感覺的介入,甚至可以說本體感覺越強,你的競技水平和能力也就越強。

本體感覺不僅對技巧類項目具有重要的影響,對許多力量、耐力項目同樣具有關鍵的影響。

通過本體感覺建立的身體穩定,為下肢運動創造有利的條件。

從短跑來看,這方面對運動技術具有關鍵的支持作用,運動技術的優劣主要取決於參與運動肌肉之間的協作水平和對高速運動中身體重心的控制能力。運動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對身體的“駕馭”能力,運動員身體的平衡和肢體位置方向的控制是技術關鍵,而這種能力的形成與提高主要取決於本體感覺敏感度提高。

所以如果要比喻的話,可以將本體感受器視為運動的發源地,本體感覺看作汽車的“懸掛裝置”。雖然本體感覺並不直接提供身體素質的提高,但是伱可以通過這個“懸掛裝置”,搞定你的“身體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其功能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矩,並且緩衝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衝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身體汽車”平順行駛。

也可以在發生振動和衝擊時,可以緩和衝擊,衰減振動。

通過全身不同部位和環節運動的協調、穩定與控制,達到運動效率的最大化,包括在一些肌肉近端固定末端發力、使身體在動態中建立穩定發力基礎。

運動技術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加強肌肉訓練,這個人盡皆知,但另一方面還要通過發展神經的控制協調作用,使軀體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有序、準確協調的完成動作,保障身體始終的穩定,肢體控制到位,及時感知肢體。

同時減小和緩衝末端肢體和關節的負荷,減小傷害風險,還可以達到預防損傷的目的。

是的,還能預防傷病。

牛不牛?

就是這麼牛。

目前,本體感覺的訓練方法基本還沿用和借鑑康復和醫療的方法,這種以恢復為主要目的。以靜力性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訓練還不能充分滿足體育運動的要求。而蘇神,就是要利用未來幾十年的知識體系,在這個時代率先帶領種花家走入“運動本體感覺開發”的領域中,這個做好了,直接就是彎道超車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