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de馬鈴薯 作品

第1218章 終端機

他知道自己的這種能力,其實是很難成為大型公司高層的。

因為幾乎所有大型公司的高層,都不會要求全能,而是要求在某一方面專精。

但是因為自己是最早投靠秦凡,最早為老闆工作的高管,這讓老闆一直比較信任自己。

林安邦對此十分感激,也對自己現在的薪酬待遇無比滿意。

他不想失去這一切。

所以對於老闆交代自己的任何事,他都是全力執行,不會去質疑,而是一切照辦。

因此他也不多問,直接道:“好的。我馬上聯繫upn的人,還有華納電視臺的人。”

秦凡滿意點頭。

搞定了這兩件事以後。

秦凡這才看向會議室裡,另外一個鬼佬。

這個鬼佬看起來就要年輕一點,30歲左右的樣子,名字叫彼得·卡梅隆。

他先前在一家華爾街的投資公司工作,後來被林安邦招募過來,組建了非凡投資(北美)分部。

這個分公司的任務很明確,那就是執行秦凡在米國的金融投資和交易。

繼港島、霓虹兩個資本市場之後,秦凡打算登陸米國市場了。

因為他的身上,還揹著十億美金霓虹人的託管資金呢。

上次他利用這筆資金,在港島狠狠賺了一票,卻沒有把利潤分割到這個部分來。

這其實有點不地道。

不過霓虹那邊對港島的情況不熟,並且秦凡有著接近30億美金的資產在霓虹,他們也不怕秦凡跑路。

再加上他們的資金託管到現在,也才三個月而已。

見不到效益也正常。

但秦凡也不敢砸了自己的招牌,畢竟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霓虹會一直是他很重視市場和韭菜池之一。

人家在自己身上投了重注,秦凡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一棵巨大的搖錢樹,值得他們更大的投資和支持。

那麼就必須讓他們的錢盈利,而且是幅度很誇張,很厲害的盈利。

這就需要大量的韭菜。

秦凡沒打算割港島的韭菜,去喂霓虹鬼子。

一來是他做不來這種吃裡扒外的事情。

二來是港島金融市場就那麼一點點,就算想割韭菜,也沒多少可以割。

哪像米國市場和歐洲市場,隨便割幾條毛,都夠那幫霓虹華族吃到撐。

秦凡自己,也能順便薅一點羊毛,兩全其美的事情。

“彼得。聽說紐約那邊,有一家叫創新市場系統的公司,他們公司最近推出一種依賴於電話線的設備。據說這種設備,可以讓人實時查詢紐約各個交易所裡的各種實時行情,這是真的嗎?”秦凡詢問前華爾街精英,現非凡投資(北美)公司總經理。

彼得·卡梅隆很明顯的驚訝了一下,開口說:“額老闆您的消息,還真是靈通!我前天才知道這件事,沒想到您這麼快就知道了。”

秦凡沒說話,只是笑著聳聳肩。

他總不會說,自己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自己是個重生者。

這個所謂的創新市場系統公司,實際上就是未來在全世界金融行業影響力巨大的彭博資訊公司,就是彭博社。

1981年,邁克爾·布隆伯格用公司給他的1000萬美元補償金,開始了他第二次的創業。

他把新公司定位成一家用新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資訊服務的公司,命名為:創新市場系統公司。

這家公司即為後來彭博新聞社的前身。

1982年,創新市場系統公司由於銷售數據終端機的成功,得到了大公司美林證券的垂青。

今年他們推出了他們最新一代的數據終端機。

和第1代不同,這一代反應更靈敏更加先進的同時,還能通過連接電話線進行遠距離通訊,而達到實時數據查詢。

這種技術和設備,簡直就是資本世界的超級發明,比打遠洋電話用人工查詢數據先進了幾百倍。

秦凡之前就一直想要弄一個這種東西,因為這樣一來就算他在港島,也一樣可以實時查詢紐約那邊的金融行情。

從而可以做到人在港島,確對紐約的金融行情有所瞭解,然後再用電話交易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