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爵士 作品

第368章 狩獵儀式(2)




    傳統研究認為,吃掉配偶是螳螂交配活動的一個環節,雄性為了下一代會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但這並不準確。



    一些研究是支持這個結論的。螳螂是廣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麼活物都不會拒絕,只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蟲、蜘蛛,還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鳥,都在螳螂的捕食記錄中。雄性螳螂對於雌性來說,當然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頓。



    在一項對勇斧螳的研究中,實驗者將雌性分成三組,通過餵食控制它們的營養狀況,用以分析弒夫行為對後代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營養不良的雌性生產的螵蛸(螳螂的卵塊)重量會大打折扣;但如果讓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們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實驗記錄揭示了沒有進行這項實驗的原因——吃得好的雌螳螂基本不吃配偶。



    而對於另一種螳螂——地中海虹螳的研究直接對比了吃配偶和沒有吃配偶的雌性,卻得出了另一個結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並沒有產下更多的卵。



    總的來說,對於餓得兩眼發直的雌性來說,雄螳螂是送上門的食物;但是對不那麼飢渴的雌螳螂來說,可能真不缺這一口吃的。



    而雄螳螂也不會為了後代主動犧牲自己!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時候,總會小心謹慎,從背後悄悄接近。當差不多進入雌性的攻擊範圍之內時,會找準機會一口氣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對方注意到了,他們往往會落荒而逃,對於被配偶吃掉這件事,雄性是會極力避免的。畢竟保住小命才能有更多交配機會,留下更多後代。



    不僅如此,營養狀況良好的雌螳螂不但對配偶更客氣,在雄性眼中也顯得更有魅力。亞利桑那螳螂是美國西南常見的種類,研究者們發現這些螳螂的雌性在飢餓的時候襲擊雄性的幾率會大大提高。於是,它們的雄性不但偏向於追求吃飽的雌性,而且在野外記錄到的交配活動都發生在雌性營養積累得最充足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