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墨白 作品

第3886章 3888【一條明路】

 邱英傑算是第一位,因此受到熱烈歡迎,並被委以重任,擔任乂塢辦公室副主任一職。 

 他的建議對縣裡影響很大,因此縣裡經過研究,最終拍板,發出公告,鼓勵民眾經商,不再對雞毛換糖、街頭擺攤等進行打壓。 

 要知道,邱英傑去得可是京城,留在京城的大專當老師的話,再過十年二十年,大專升為大學,他也由講師升為教授……到時候,可是名利雙收,比回乂塢強多了。 

 項南也對邱英傑未來的工作方向提出建議,建議他著重發展乂塢的小商品批發。 

 其實這之前,乂塢的個體戶已經非常多了。 

 他的回來,讓縣裡很是高興。 

 項南的信給了邱英傑很大的啟發,他特地回信盛讚項南的主意好,為乂塢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 

 他一邊完成學業,一邊繼續寫書,還會經常寫信給巧姑、邱英傑等人。 

 按照項南的建議,很多小商小販都藉著待業青年的名義申請了營業執照,戴紅箍的也不敢管。 

 但這麼做,總還是有點鑽空子的嫌疑,名不正言不順,多少還是有點心虛的。 

 而如今公告一貼,這些生意人算是徹底放開手腳了。一時間,乂塢的商品貿易越發蓬勃發展起來。 

 邱英傑也在隨後提出了“建設乂塢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計劃,要讓乂塢向武漢、溫州學習,吸引天下的生意人來乂塢做生意。 

 而他的這一計劃,同樣得到了縣裡的支持。 

 …… 

 “這位邱主任不愧是大學生啊,目光就是長遠,居然想到建設小商品批發市場。行,這個市場一旦建成,咱們乂塢的經濟肯定騰飛。”陳金水笑著說道。 

 這小商品批發市場就像敲糖的坐坊,而來乂塢採購小商品的人,就相當於敲糖的擔頭。但是論規模卻比敲糖大出幾萬倍、幾十萬倍。 

 就算一件小商品只能賺取一二分錢的利潤,一旦規模上去,這個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上游生產小商品的工廠、作坊、個體戶也能跟著受益,養活乂塢幾十萬百姓不成問題。 

 也許以後乂塢人再不用餓肚子了,這對百姓來說,就是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