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的小白貓 作品

第三十章:黃巾起義

“大膽,居然敢汙辱我太平教。”混沌站出來怒叱道。

“哦,你是何人?”

“吾乃是混沌,小子你可別太狂了。”

“原來是和檮杌那廢物齊名的人,那也是廢物。”

“找死。”檮杌出來一拳向著青年打去,青年也是一拳打回去。

碰,兩人拳頭相碰,檮杌被震退了幾步,青年站在原地不動,戲謔道:“力道可以,不過廢物還是廢物。”

混沌見檮杌居然被震退了,立馬縱身上去一掌拍過去。

青年見混沌一掌拍過來,出口道:“你也要來丟人現眼嗎?”說著也一掌拍過去,兩掌相碰,大廳內響起一聲巨響,眾人耳朵裡嗡嗡作響。

“哈哈哈,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力道,過癮過癮。”青年縱聲大笑道。

混沌見青年居然輕易接住這一掌,不禁問道:“青年人,你到底是誰?為何不報上名字?”

“憑你這點實力還不夠知道我的名字。”青年目空一切的回答道。

“狂妄。”檮杌又是一拳打過來,混沌在旁邊也一拳打過來,青年兩隻手掌輕拍兩人拳頭,剛拍到便以巧力卸掉這兩股力量,隨後欺身而上用肩膀撞在兩人的肩頭,兩人踏踏踏退後幾步。

青年狂聲問道:“還有誰要上來的?”

“md,這小子太猖狂了,兩位兄弟,我窮奇(饕餮)來幫你們。”只見從人群裡走兩個身高近丈的彪形大漢。

“哈哈哈,讓我看看號稱太平教“四凶”一起上有多少本事。”

只見四人的拳掌指腿朝著青年而來,青年臨危不亂,一一化解他們的招式。

五人拳來腳往,一時間難分勝負,雙方打了兩百多回合,青年已經穩穩佔據上風,而四人已經被青年不知道打了多少拳腳了。

“夠了,羽兒!”

一直高高端坐在主位上看戲的張角這時終於發下話來,而青年一聽也立馬跳出戰局。

青年緩緩走到對張角面前單膝跪下,恭敬的說道:“項羽拜見岳父。”

項羽?岳父?這是什麼情況?

眾人都有些凌亂了。

師尊可只有三個女兒,一個是親生女兒張寧,另外兩個,一個是義女東方勝,已經投靠劉御了,另一個只聽說是智謀過人,卻從來沒人見過,這個青年自稱是師尊的女婿,這麼說...

眾人紛紛向張寧望去,可張寧卻連忙衝眾人擺擺手,示意並不是自己。

眾人見此也明瞭,那就是另一個了,原來打半天還真是自己人啊。

“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乃是項雁先生的長孫,我張角未來的女婿,我義女虞婉白的未來的夫婿,項羽字子籍!”張角滿意的看著項羽,一臉笑意的說道,顯然對項羽這個女婿十分的滿意。

項燕這時站了起來,向眾人拱手致歉道:“羽兒初生牛犢,剛才有什麼失禮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這些年項燕對太平教所做的貢獻,眾人都看在眼裡,雖然依然對項羽剛剛的狂妄之舉有些不滿,但項燕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恭喜師尊得此佳婿!”

項燕見項羽呆呆的杵在那,立馬給了項羽一個眼神,示意項羽向眾人道個歉。

項羽注意到爺爺的眼神後,極度不情願的起身衝眾人躬身的說道:“項羽首次出世,見在座居然有這麼多高手,一時技癢,故此才出此下策,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子籍賢弟以霸王之字為名(項籍字羽),又以霸王之名為字,本身更是有著霸王蓋世之勇,簡直就是霸王再世。依我看秦家重瞳子給項羽兄弟提鞋也不配,得項羽兄弟相助,真是天助我太平教啊!”黃巢笑著說道,刻意討好之意,簡直明顯的不能再明顯了。

“哪裡哪裡,黃先生過獎了!”

嘴上雖然說的謙虛,但項羽眼中的傲氣卻是毫不掩蓋。黃巢見此不禁在心中苦笑,這人還真是狂到骨子裡了呀。

這時端坐在主位的張角,打斷了眾人之間寒暄,問道:“羽兒,你剛剛說不用提前舉事時間,這又是為何?”

“因為那封密信已經送不到洛陽了。”項羽淡笑著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咧嘴笑道:“因為那百名精騎,已經被我...殺光了!”

百人斬,而且還是騎兵,居然真的有人做到了!這tm的比霸王還厲害,眾渠帥紛紛在心裡讚道。

張角接過項羽手中密信,大笑著說道:“真乃天助我太平教啊,既然羽兒已奪回密信,那就沒有必要提前了,只待時機一到,我太平教就敢為天下先,聚義旗,滅暴漢,還天下百姓一片青天!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在場所有人全都目光炙熱的望著張角,一起呼喊起來那振奮人心的口號。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張角滿意的看著眾人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後現場立馬鴉雀無聲。

“三十六方渠帥何在?”

“末將在!”

“現在我命令三十六方渠帥速回各自轄區,三月一到,反暴漢,殺昏君,誅奸佞,滅妖邪!”

“諾!反暴漢,殺昏君,誅奸佞,滅妖邪!”

……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

在這六十一度的甲子年,承平已久的大漢帝國迎來了一場“大地震”,道家第一大教太平教居然起兵造反了。

三月一日,太平教百萬教徒,在教主張角的帶領下,頭裹黃巾,稱黃巾軍,一路高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和“反暴漢,殺昏君,誅奸佞,滅妖邪!”的口號,公然舉兵造反。

張角舉事後,天下譁然,各地豪傑也紛紛舉兵響應。

西涼韓遂夥同北宮伯玉挑撥羌人再次叛亂;

漁陽張純張舉響應張角號召起兵反漢;

吳郡嚴白虎直接領軍衝擊郡守府殺太守;

還有巢湖賊鄭寶、江夏賊陳應、東海賊,白波賊等等。整個大漢都陷入遍地烽火當中。

一直沉浸在酒色中的漢帝劉宏,剛得知這次叛亂規模居然這麼大時,整個人都嚇呆了,而洛陽朝廷的一眾官員都驚呆了。

叛亂年年都有,但誰怎麼也沒想到這次竟然是太平教,而且來的這麼突然,這麼兇猛。

張角這麼大的動靜,自然不可能絲毫不被察覺。

其實早就有人看出來了,但奈何人微言輕,再加上十長侍之一的封諝被收買,在朝內替張角打掩護,所以這一類的聲音根本就沒人聽。

而且眾所周知,儒道兩家向來是大漢最為忠實的支持者,乃是大漢的兩柄利劍,剿滅百家叛亂,維護地方安定,儒道兩家是功不可沒。

太平教是道家第一大教,如果公然造反的話,那不是和整個道家對著幹嗎?

這又置道家其他流派與何地?又讓朝廷如何看待道家?而且你張角已年過半百的,不安享清福,卻冒著誅滅九族的風險舉兵造反,你到底圖啥呀?是想當皇帝嗎?

對於張角造反的動機,忠於漢室的官員們想不明白,漢帝劉宏想不明白,曹操袁紹等未來的諸侯們不明白,就連秦昊也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