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禛 作品

第79章 縣長問計

 他要看圖說話。

 “林縣東高西低,東部多山、多林,目前以果業為主,並有一定儲量的煤礦和大理石礦。”

 “大青山脈沿林縣南部一字向西,逐漸降低高度,西部為平原地帶,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

 “這是林縣的地理特徵,林縣要發展,必須因地制宜符合實際。請問倪縣長,你是想提高林縣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是想提高財政收入?”

 “這有什麼區別嗎?”倪學陽奇怪地問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財政收入,這不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林放自信地說,“如果想提高財政收入,那就把重點放在西部平原地帶,在這個地方劃出一塊平坦土地,儘快申請設立林縣開發區,強力招商引資,引進大量企業,兩年後,財政收入將有巨大改善!”

 林放在紙上劃了兩條線,又在那兩線交匯附近畫了一個圈。“這條線,是從海西到省城的高速公路;另外一條,則是海西到省城的鐵路,兩路交匯處,地勢平坦,又有河流經過,水資源豐富,具有建設工業園的基礎優勢。這個地方作為將來的林縣開發區,非常合適。”

 倪學陽點了點頭,目前林縣奉行的是單打獨鬥,各鄉鎮建有自己的小工業區,之間惡性競爭,縣裡卻統不起來,效率低效益差。

 “如果著眼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就要東西結合。林縣最大的優勢,是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種植蘋果為主的經濟作物。在東部,要進一步改良蘋果園,引進新品種;在西部,發動群眾種植蘋果為主的經濟作物;同時,利用蘋果、大理石進行深加工,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這樣做的話,沒有五年,是見不到成效的!”

 倪學陽點了點頭,林放的這兩個思路,他其實都思考過,只是沒有決定以什麼為主而已。

 “林放,如果我想兩條腿同時走呢?提高了財政收入,政府才會有資金引導農民調整經濟結構;農民調整了經濟結構,才有足夠的原材料來進行深加工,引進資金和企業!”

 倪學陽後世,主抓的是提高財政收入,短時間內建成林縣開發區,大力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在海西市遙遙

領先,財政雖然富裕了,但群眾生活並沒有什麼改善,這成為他的一塊心病。雖然他主政後期開始大力發展民生,但不久就高升離開了。

 這也成為倪學陽的一塊心病,每次回林縣,他都會說,林縣是我事業的風水寶地啊,但我對不起林縣人民。

 “倪縣長,我們可以把增加農民收入看作裡子,把提高財政收入看成面子。不能只要面子不要裡子,也不能只要裡子放棄面子!”

 “另外,機構設置要跟得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其他地方都專門設立了招商局,專職負責招商引資;而林縣則把招商引資職能放在外經貿局內部的招商中心,招商中心只是個副科級單位,人少、級別低,說話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