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李景霂眼前一亮,“如何分段,細細說來。”

 顧涼同她解釋道。

 “可將要參賽的伶人們按才藝進行區分,琴棋書畫、詩歌禮樂、劍酒花茶几個小組,各小組內角逐前十名,此為初賽。”

 “初賽過後,隔十日複賽,乃是限定命題,風花雪月皆可入題,此輪可讓百姓們投票,擇選前十名,為大乾花魁十強。”

 “複賽過後,再隔十日決賽,半自主命題,此輪可邀請有一定審美高度的達官貴人和百姓一同投票,最後選出第一花魁。”

 李景霂笑了笑,沉聲道,“果真妙,一場競賽,還可以比一月有餘?”

 “不錯,這賽程設置不宜過短,但也更不能過長。

 只有恰好停留在……這些經由我們挑選過濾後的觀賞者,興趣閾值範圍內,方可最大限度的引起她們的情感共鳴。”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就是所謂的養成。

 作為觀眾,真心實意的對一個人投入過關注和情感寄託,陪著默默無聞的他,一路從初賽走到決賽,最後看著他起高樓。

 期間,所涉及的情感牽絆,和那種僅僅是看了一場“視覺盛宴”的淺嘗輒止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