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諸葛亮登場!

 百姓們才不管什麼黃老之學,儒聖之道。 

 百姓只會關心每日的柴米油鹽,以及官員是否欺壓百姓。 

 只要自己吃飽穿暖,大災之時有朝廷牽掛賑濟,平素裡沒有苛政小吏,身邊沒有戰亂。 

 那對於百姓而言,這就是盛世。 

 所以無論劉偕怎麼說,除去外來的百姓,朝廷治下的百姓都一定會站在劉偕這邊。 

 司馬徽面對百姓們一人一句聲援劉偕,頓時一句話也對不上來。 

 劉偕見目的達到,隨後便開啟了懟人模式。 

 “黃老之學奉行無為,固然哲理至臻,但治國若是無為,要天子何用,要滿朝文武又何用?” 

 “朝廷無為,則天下民亂,群賊四起,外敵侵擾不斷,民不知生產,商賈坐地起價……” 

 “百害而無一利!” 

 劉偕說罷,現場本來有許多想要反駁的人還來不及說話。 

 在聽了劉偕的一番話,便發現根本無從反駁。 

 司馬徽見劉偕說罷,面色依舊沉穩,揮一揮衣袖,開口道: 

 “既然古人奉行千年的黃老之學在陛下眼中一無是處,貧道無言以對。” 

 “可自古儒道一家,貧道時常也捧讀儒家典籍,略通儒學。” 

 “陛下方才言,儒道皆不能用以治國,何也?” 

 劉偕明白,現場的都是儒家弟子。 

 而且就連自己手下九成九的官員都是儒學弟子。 

 現在司馬徽把話題往儒學上面轉,顯然是要將自己置於千夫所指之下。 

 說著,劉偕話鋒一轉: 

 “儒學之道,亦然如此,正君之德,可用,教化百姓,可用,若用以治國,則害處甚多。” 

 “儒家王道,吹捧聖王之道。” 

 “可天下之事繁雜無數,君王聖賢仁義,親近賢臣,遠離奸逆,勤政數載,嘔心瀝血。” 

 “若不知如何強軍富民振國,不知如何啟民智革政令廢糟粕,則一切賢明都如浮雲過目,掌中流沙!” 

 “一遭不測風雲,則大廈傾覆!” 

 “故而,朕追求一個知行合一的聖王之道。” 

 “身為天子,既然將天下九州擔在肩上,不是做樣子,更不是說空話,而是要看他為百姓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