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豫章 道童諸葛亮!

 蔡邕犯了難,搖搖頭道: 

 “陛下,這不是能不能辯得過的問題。” 

 “這孔融乃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只怕這孔融站出來的時候。” 

 “自各地前來參加大辯的學子在見到對面是孔夫子之世孫後。” 

 “會出現無人敢辯的情況。” 

 劉偕不明白古人為何如此看重一個人身上的頭銜。 

 “朕都是大漢正統天子了,不照樣有人造朕的反?” 

 “他一個孔子二十世孫,是不是朕的還不一定,有何可怕?” 

 “再者說,他孔融又不是孔子,怎就不敢辯了?” 

 蔡邕一臉錯愕: 

 “陛下,文人相互輕不假,但文人又個個以尊奉夫子,深研子集為豪。” 

 “對於這孔夫子的世孫,不辯,便是博名頭的最好的手段。” 

 “與其說是不敢辯,倒不如說人人都想通過讓賢孔融來為自己博個名聲。” 

 劉偕呵呵一笑。 

 這不就和後世一個個做學問的,做企業的人一樣。 

 遇事就論資排輩,不問成績,只看頭銜。 

 而劉偕最反感的就是這一套。 

 “給朕懸賞,能辯勝孔融者,朕要以國士之禮相待。” 

 說著,劉偕又擺擺手。 

 禮算個屁! 

 錢最重要! 

 “再加!誰能把這個孔融辯倒,再給朕拿個大辯的頭名來,除了大辯本身的獎勵,朕再賞錢千萬,贈洛陽府邸一間!” 

 蔡邕點點頭: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劉偕一臉無語 

 “朕不要勇夫,朕除了通過這次大婚能敲打袁術袁紹二人。” 

 “再就是要通過這三項大賽,讓天下的英雄賢才都浮出水面,能為朕所用,那就再好不過。” 

 說著,劉偕加重了語氣。 

 “但最重要的,是要贏!” 

 “要是無人能辯,那朕就是不惜自己上,也要辯倒這孔融。” 

 “天下人,無論是武夫,亦或者,文人儒士,只能有一個天子。” 

 “他儒家再多一個自己的‘天子’,那就不好了。” 

 蔡邕聽明白了劉偕的意思: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這就去發佈懸賞,為陛下遴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