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戰前準備!

 對於二荀的計策,劉偕很滿意。 

 但也僅僅只是滿意。 

 此二策,荀彧的,是退敵之策,而荀攸的,則是緩兵之計。 

 但兩計都只能解眼下洛陽之圍。 

 而劉偕要的,是把關東諸侯徹底打疼。 

 讓關東諸侯打哪來回哪去,去窩裡鬥。 

 為自己發展壯大爭取窗口期。 

 再東進兗州,西取司隸。 

 故而眼下,這一場洛陽大戰,在所難免! 

 “荀令君之計,鋌而走險,非常人所敢想,公達先生之計,見縫插針,兵不血刃。” 

 “二計都為上上計。” 

 劉偕先誇。 

 “但朕以為,眼下一戰,乃朝廷立足之戰。” 

 “若不能給關東群賊迎頭痛擊,就算能苟安一時,今後天下有兵馬者,何人不窺伺洛陽?” 

 荀彧和荀攸二人本以為,他們獻出的計策能夠讓這少年天子欽佩。 

 卻不料天子對時局竟如此清醒。 

 反倒是讓二人對當今天子另眼相看了起來。 

 “只怕陛下手下兵將難以守得住洛陽。” 

 荀彧出此言,並非是說風涼話。 

 眼下朝廷手下真正能戰的兵馬,只有一萬五千左右。 

 剩餘三萬餘人還都是新募的,練兵不過才半月。 

 如何與人多勢眾的關東群賊一戰? 

 劉偕見荀彧提出質疑,笑著看向曹操: 

 “孟德公,你為朝廷大將軍,此戰勝敗與否你最清楚。” 

 “不妨和二位軍師談談你的看法。” 

 曹操目光一閃,道: 

 “荀令君多慮了,如今洛陽城百姓,皆歸心朝廷,軍中軍士更是鬥志高昂。” 

 “除此之外,經過多日的加固佈防,洛陽城牆堅不可摧。” 

 “軍民一心,竭力死戰,此戰何愁不勝?” 

 荀彧明白,要是連曹操都這麼說,那麼看來,這一場仗。 

 朝廷是有底氣的。 

 隨即也不再多言。 

 軍機閣議事結束,劉偕便在軍機閣眾人的擁護下來到了城牆上視察。 

 上了城牆,燈火通明,士兵們緊張地進行備戰。 

 曹操向軍機閣眾人介紹道: 

 “之前洛陽城牆高三丈六尺,經過這幾日的加固,東西南北四面城牆均築高至四丈。” 

 劉偕走到城頭往下看了看。 

 “敵人常用的雲梯車有多高?” 

 曹操道: 

 “大多數都是不過三丈,但這次諸侯望京而來,所攜雲梯都是三丈八尺高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