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54回 孫臏幻術鬧秦營 中華大擺森羅陣

王翦率領眾軍士,舉起棍棒,將那十五位天尊的泥胎打得粉碎,只剩下裡面的木頭,面目全非,已經認不出原來的模樣。王翦便命令軍士用火燒化這些木頭。這邊剛剛點火,那邊五位帝君已經和孫臏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孫臏一邊應對著五位帝君的攻擊,一邊偷偷觀察著王翦燒木頭的情況。他口中唸唸有詞,那些被火燒著的木頭竟然跳了起來,身上帶著火焰,化作了火箍朝秦營射去。王翦和眾軍士一見這火箍射來,驚慌失措,叫苦連天。

海潮老祖等人聽到這邊的動靜,回頭一看,只見一陣煙火光隨著秦兵四處亂跑,心中大驚。他們立刻放棄了與孫臏的戰鬥,紛紛趕來救火。孫臏在後大叫:“五位帝君與海潮老祖,你們往哪裡走?”他催動青牛,緊隨其後追來。

東華帝君見狀大怒,忙祭起追魂箭來傷孫臏,南華帝君祭起火靈珠,西華帝君祭起鎖心針,北華帝君祭起萬雲煙,中華帝君則祭起金沙。數件法寶在半空中綻放出祥光萬道、瑞氣千條,向孫臏打來。孫臏在青牛背上取出杏黃旗,念動真言,一指杏黃旗道:“法寶還不歸位!”那五般法寶在半空中轉了一轉,便迅速飛回秦營而去。

五位帝君見狀,慌忙唸咒收回法寶,駕上雲頭各自返回。只見孫臏將杏黃旗朝著秦營一指,撥轉金光,便騰空而起。五位帝君也不追趕,齊往秦營而回。

此時秦營已是一片混亂,無數木頭人被火燒著衝進了營地。秦始皇聞報大驚,急忙命令眾兵救火,但火勢太大,救之不及。幸好海潮老祖先回營中,見那些木頭滿身煙火、東跳西碰,便用掌心雷念動解法,讓那些站著的木頭不再移動,任其燃燒。隨後他又呼軍士用水淋熄火焰。然而就在這時,一道金光閃過,那些燒不盡的木頭竟然一齊飛起,再次點燃了秦營。左右兩營瞬間通紅一片。

海潮老祖大驚失色,忙念真言施展海水來滅火。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火勢淋滅。滿營都熄了火,但仍有三個大火球冒著黑煙在地上滾來滾去、無法撲滅。海潮老祖正感無可奈何之際,恰好遇到五位帝君進營而來。南華帝君看見三個火球滿地亂滾,便取出避火劍來,連砍三劍將三個火球劈開。原來是三個木墩兒,仍不住吐火噴煙。眾人這才放下心來坐下休息。

秦始皇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嘆息道:“孤自從起兵以來,從未在戰場上吃過敗仗。然而,孫臏的法術實在太過厲害。自從易州一戰,孤的軍隊便連連受挫,損失慘重。如今在臨淄,又有南極仙翁和其他仙真助陣,使得取勝更加困難。依孤之見,不如派人前去議和,雙方罷兵,不傷和氣。孤願意退回易州之地,歸還給燕國。各位真人,也請暫停戰事,讓孤的兵馬撤回咸陽,再做打算。”

海潮聖人微微皺眉,說道:“孫臏膽大妄為,逆天行事,南極子更是助紂為虐,屢次欺辱我等出家人。聖上暫且停兵數日,待貧道前往兜率宮,向太上老君請教。他身為掌教,怎能不約束門下弟子,犯下以小欺大之罪。”

說罷,海潮聖人便欲辭別秦始皇。五位帝君急忙上前勸阻道:“老祖且慢,臨淄氣運有限,若此時去兜率宮求請,日後回山恐被三山五嶽的道友恥笑。倘若太上老君答應幫忙治罪南極子與孫臏,卻又反悔不治,那時我等如何應對兜率宮?”

海潮老祖無奈道:“貧道的法寶都被他們所破,如今拿什麼去降服他們?不然待貧道另尋名山,邀請道友前來助陣,與他們一較高下。”

五位帝君齊聲說道:“老祖不必如此,即便請來後輩道友,法力也未必高強。若要請先輩老祖出手,他們與南極子先輩的道友聯手,恐怕更難對付。更何況他們不在劫內,未必肯下山相助。即便借來法寶,如杏黃旗、龍鬚扇等,也未必能治得了他們。”

海潮聖人沉吟片刻,說道:“據帝君所言,難道我等就這樣被他們戲弄一番,拋棄門徒,灰溜溜地回山去嗎?”

五位帝君笑道:“老祖不必擔憂,我等須從長計議。只要想出辦法智困臨淄,使南極子無法施展法力救出眾位真人,便能出這口惡氣。”

海潮老祖嘆了口氣道:“我的法寶已盡數被奪,即便請來列位道友也無濟於事。如今我進退兩難,毫無主意。五位帝君若有妙計,還請不吝賜教。”

中華帝君微微一笑,道:“如今這些真人,偷也偷不走,搶也搶不到,我倒有個主意,擺個八陣式,或許能困住他們。”海潮老祖眼睛一亮,道:“帝君,擺陣可是機密之事。”

中華帝君擺了擺手,胸有成竹道:“無妨,我們這八陣式,暗藏八卦,外列五行,先天開門,後天閉戶,中間變化莫測。此陣名為‘萬象森羅陣’,別說南極和孫臏,就算是三清下界,也得束手就擒。”

秦始皇聽在耳中,心中暗自琢磨:“這些玄妙的陣法,聽起來都難以置信,可我也被哄過不止一次了。如今騎虎難下,擺就擺吧,不擺也得擺,就讓他們去鬧騰吧。”於是,他向中華帝君一拱手,道:“老祖要擺森羅陣困住南極和孫臏,不知何時調遣兵將?又需何物作為鎮物?或是要多少人馬接濟?朕的軍隊,文武將官,任憑調遣,無需另行通知。”

中華帝君忙回禮道:“貧道也仰仗聖主洪福。如今只需在營外挑選一塊四方形的吉地,便可擺陣。明晚三更便是良辰吉時。”

他轉向殿西侯,吩咐道:“你同出家人出營去,看看吉地,好擺此陣。”說完,起身辭別了秦始皇、海潮老祖與眾仙長,與王翦一同出了黃羅大帳,上了馬,行了一里多路。只見前方一片土崗,中華帝君問道:“前方那片土崗,是什麼地方?”

王翦搖頭道:“弟子也不認得。”他立即叫來軍士詢問,得知那片土崗名為“無極崗,落孫坡”,中華帝君聞言大喜,道:“大將怕犯地名,這個地名,正犯二人的名字。就在此地佈陣,必然制住他們。”

於是,他們一同來到崗上,中華帝君在黃鵠上念動真言,頃刻間,便召來了兩位神祗。一位身穿大紅袍,黃金甲,頭戴紫金冠,手持大錘;另一位頭戴方巾,身著道服,身高二丈,手拄柺杖。兩位神祗走到中華帝君面前,參拜道:“帝君喚我等本土神土地,有何吩咐?”

中華帝君正色道:“無事不敢冒褻眾位神祇,今晚三更,貧道要在此擺陣請神。借用二三位神祗,將崗前崗後的有主無主的孤魂,一應妖魔鬼怪,飛禽走獸之類,都要驅逐百里之外,不得容留一個在此處。若不潔淨,有冒天神,便是你二位的責任,違令者聽貶。”

山神土地聞言,不敢怠慢,立刻遵命行事。中華帝君與王翦回到蘆棚,將所見崗名地名告知眾位仙長,眾人聞言,無不大喜。

中華帝君一聲令下:“殿西侯,你去那塊挑選好的潔淨地方,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啟址。高起的土丘要剷平,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次佈置。每個方位都要豎立一面白牌,上面寫著‘五行臺’三個大字。臺子高一丈二尺,不用太大,方圓也是一丈二尺。”

他繼續佈置道:“正東方是甲乙臺,臺上設青旗一面,上寫‘青龍之神’。用荊條木棍九九八十一根,擺在東方甲乙木的位置等待使用。正西方是庚辛臺,臺上設白旗一面,上寫‘白虎之神’,預備三十六口鋼刀利刃,擺放在正西方。正南方是丙丁臺,臺上掛紅旗一面,上寫‘朱雀之神’,預備楊枝淨水數桶備用。中央是戊己土臺,臺上設立臺旗一面,寫‘勾陳之神’,預備黃沙一斗。”

帝君接著說道:“臺下各按五方顏色旗,青、黃、赤、白、黑,左右築起高牆一帶,高度只能高三丈六尺,象徵周天數。這五行臺牆內旁,西方設一面陣門臺,臺高二丈四尺,上面接連二十四氣,臺上旁設日精月華旗,中間設立太上御座,白芨硃砂黃紙伺候。臺上邊另築一座臺,名為後天臺,臺上也立著日精月華旗,設下御座牌座等儀仗。”

他頓了頓,繼續佈置:“正北方另設一座水府,臺上設立皂旗七面,按七星之形排列,中間設一杆大纛旗,上寫‘五湖四海龍神’。臺後邊再築一臺,名為後天水漕臺,臺上也設立皂旗七面,牌劍伺候。東北艮地上,也築一座臺,臺高二丈四尺,臺上設立九兵,旗劍伺候。中間豎立一杆三山旗,用白牌一面,上寫‘五嶽臺’。臺後又接著一座後天離明臺,臺上立紅旗一面。正東上築一座五雷臺,臺上設立八帥旗八面,中間設一杆九天幡。臺後插一枝玄武旗。後天霹靂臺,設八面八方旗。”

帝君又指揮道:“東方甲乙屬木,設立巽風臺,臺要高二丈四尺,臺上設立八風旗八杆。正南上豎一面‘龍吟虎嘯幡’,臺後邊也築一臺,名曰催巽臺,臺上也設八風旗八杆。正南上築一座離火臺,臺高二丈四尺,設立紅旗五面,中間是火神幡臺,臺邊接著後天水府臺,臺上也立皂旗八面。西南上築一座地靈臺,臺高一丈八尺,按著一十八層幽冥之數,臺上豎立白旗五面,中間立幽冥教幡一面,臺邊連接一座後五嶽仙台,也立五嶽旗五杆。正南上築一座水澤臺,臺高二丈二層,其上設立見明幡一面,中間復立水草河神旗二面,臺後接高臺一座,後天地府臺,臺上設陰幡十面。”

最後,帝君總結道:“先天八座按照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的次序相連,八陣臺相連八座。五嶽朝天相連五座。正中間另築一座高臺,臺高十三丈,按十三天,寬二十兩尺,按二十四氣,設立大鼓十二面,按十二時辰,豎立一杆金雞旗,兩杆玉虎旗,三杆三光旗,四杆四曜旗,五杆五方旗,六杆六丁六甲旗,七杆七星旗,八杆八卦旗,九杆九宮方曜旗,十杆普天將星旗。十二杆惡煞兇星旗,二十八杆星宿旗,如此佈置,便可迎戰任何強敵,保我中華萬世太平!”

十六根天罡大旗高高飄揚,七十二根地煞小旗錯落有致。每一座臺上,都準備了白芨、硃砂、新筆、黃紙以及劍牌等法物。而在陣法的外圍牆壁,開了四扇大門,每扇門都有三百名士兵守護,他們手中都拿著狗血等汙穢之物,每扇門旁還放著幾桶備用。

王翦接到命令後,立刻忙碌起來,按照帝君的指示,他組織人手迅速行動起來。只見他們口中唸唸有詞,雙手舞動,不一會兒,一座座高臺便拔地而起,巍然聳立。

王翦完成這一切後,立刻向秦始皇彙報了情況。他又繞著四周仔細檢查了一圈,發現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就立即進行更改。一切安排妥當後,他才回到蘆棚中。

中華帝君又對王翦下令,讓他告知秦始皇,需要四名將領分別在四門埋伏。同時,需要準備一杆八面綠牌,以及十六面青白旗,每面旗子都要二丈八尺長。綠牌上要用大字書寫“天門、地戶、雷轟、風磨、水絕、火焰、山障、困澤”八個陣字。另外,還要準備一面寫有“乾坎震艮巽離坤兌”八個字的紅字牌,以及一面寫有“森羅陣”三個大字的金牌,和一面寫有“中央戊己土”五個大字的皂旗。

中華帝君一揮手,對秦始皇說:“借皇上的威名,西北乾天有一座名為天門陣的陣法,陣內有兩座臺,皇上可以到後臺去鎮守。”秦始皇有些擔憂地說:“我怕我無法對抗敵人,帝君還是另選他人吧。”

中華帝君微笑著說:“不妨事,如果遇到南極子、孫臏與眾妖仙等人進陣,我有一件法寶可以交給皇上使用,定能制服他們。金子陵與王翦,你們二人陪同皇上在臺上立起飛龍旗和中華旗兩杆,各執一柄。若有敵人來犯,就將此旗展三展,皇上即用我的法寶反擊,定能如願。”

說完,他從懷中取出一顆黃豆大小的如意珠子,遞給秦始皇。秦始皇接過珠子,好奇地問道:“帝君,這顆珠子有何神奇之處?”

中華帝君鄭重地說:“皇上切勿輕視此寶,這是我修煉數千年的元神所煉,非同小可,切勿兒戲。”

秦始皇無奈,只得領命。帝君再傳授給他靈文咒語,秦始皇牢記在心,隨後與金子陵、王翦兩位文武大臣一同進入天門陣內,不提防敵人來襲。

中華帝君喚來翻江真人,囑咐道:“你去鎮守坎地水絕陣,不得有誤。拔山真人,你去鎮守山障陣;運匏真人,你去正東方,鎮守雷轟陣;革面真人,去東南角,鎮守風磨陣;吐絲真人,你去正南方,鎮守煙火陣;倒海真人,你與出家人一同鎮守西南方地戶陣;行雨真人,你去正西方,鎮守困澤陣。各位真人聽著,若南極子、孫臏等仙進陣,或犯各處陣內,必須豎起神牌,展臺前器械法寶,搖動旗幡,內中自有奧妙。”

眾真人齊聲應是,各領法旨,各自進陣去了。中華帝君又對東華帝君笑道:“道兄,你到正東那座臺上鎮守,若遇敵人進陣,你將臺上那杆青龍旗展動,自有玄妙。若遇南極子等進陣,你即用先天法寶施展,不可放走來人。”東華帝君領命,飄然前往東方鎮守。

中華帝君再請南華帝君:“你與出家人鎮守南方丙丁火臺,如有敵人進陣,即將臺旗搖動,自有玄妙。如遇南極子等,你即用先天法寶施展,不可放走來人。”南華帝君領旨而去。又請北華帝君:“去守北方壬癸臺,若遇敵人進陣,即用先天法寶搖動,自有妙用。”

中華帝君自己則留守中央戊己臺。各位帝君領命前去,執掌鎮守。隨後,中華帝君與海潮聖人一同跨上坐騎,來到中央戊己臺,將臺上一切幡旗放在一起,脫下朱履,摘去金冠,用白芨、硃砂畫了符咒,口中唸唸有詞,用三昧真火將符咒化為灰燼。他命令海潮老祖將三百三十四杆旗幡全部拉起,高舉金如意,朗聲道:“列位星宿速降!”

話音剛落,一陣風聲響起,臺前已站立了無數神將,齊聲問道:“帝君差遣吾神等,何處施用?”中華帝君道:“無事不敢冒瀆尊神與眾位星君等,只因南極老祖與孫臏等,現在臨淄逆天行事,今日貧道擺上這座萬象森羅陣,借仗眾位帝君之力,鎮守這座森羅陣。若有敵人進陣,全仗星君眾位等神力,不許疏放敵人。如有不遵者,即送至無極真人處治罰。如遵旨,貧道自有所奏聞。”

眾神齊聲應是,各領各的旗幡站立。中華帝君忙念動收光咒,將諸神掩住法體,然後與海潮老祖一同跨上坐騎,駕雲來到天門臺。他書符唸咒,只見綠雲交錯,落將下來無數神祗。這正是:

到來四女一時同,

日月星辰下九空,

道教無門法力大,

滿天列宿在胸中。

四位功曹和四位神女,伴隨著日精月華的光芒,迅速來到了臺前,恭候中華帝君的法旨。帝君迅速囑咐了一番,他們各自歸位,站在各自的幡幟之下。

中華帝君隨即駕起仙鶴,騰雲直飛地戶臺。臺上靈符燃燒,幽冥靈神與陰兵陰將紛紛現身,他們聽從帝君之命,鎮守地戶臺。他又飛到雷轟臺,邀請了五雷神在此鎮守;到風磨臺,請了風神坐鎮;到水絕臺,水神接令;到火焰陣,分火星君領命;到山障陣,五嶽山神應召;到困澤陣,金龍四大王率領水草神兵前來。

一切安排妥當,中華帝君轉向海潮聖人道:“有勞老祖在天門臺森羅陣等候,若有敵人闖陣,還望藉助你的法力,與眾位靈神共同困住敵人,切勿讓他們逃脫。”

吩咐完後,中華帝君駕鶴飛至外圍,召喚章邯在東門迎戰。他囑咐章邯,敵人可能有仙法,因此應用汙穢之物攻擊,以限制其騰挪變化。他又命令趙高鎮守南門,英布鎮守西門,彭越鎮守北門,都要攜帶汙穢之物。

佈置完畢後,中華帝君再次駕鶴飛回中央戊己臺。他掐指一算,念動真言,瞬間請下一位尊神。只見這位尊神身穿鵝黃袍,腰間繫著通明紅玉帶,手持三尖刀,胯下白虎馬,威風凜凜。

中華帝君一見,立刻躬身陪笑道:“昔日全仗楊元帥的神犬破了南極的削花金刀,我尚未致謝。今日再次勞煩尊神鎮守森羅陣的東方。待功成之日,我必上報天庭,記你大功。”楊元帥領命,金光一閃,便來到陣地上鎮守。

接著,中華帝君又請了溫元帥鎮守南門,喪門大元帥鎮守西門,趙元帥鎮守北門。一切安排妥當,他才戴上冠帽,穿上朱履,再次駕鶴在陣中陣外巡視三遍。

此時天色已近四更,他在仙鶴背上拘來了山神土地,命令他們率領山精石靈在城牆外嚴密把守,不許任何人越牆逃脫。如有違抗,即刻貶罰。

然後,他請天羅神在雲端放下天羅,又請地綱神在地面佈下地綱,以防南極和孫臏等人騰空進入。一切準備就緒,他才回到中央戊己土,施展神功。

這正是:挖坑就地等虎豹,漫天撒綱打蛟龍。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南極與孫臏等人的到來。

中華帝君佈下萬象森羅陣,咱們暫且不提。卻說南極、孫臏等人各自回到文華殿,齊襄王已經為他們準備了素食宴席,慶祝他們的勝利。大家一番歡聲笑語,談論著戰鬥的經過,直到齊襄王告辭離去。眾仙一直歡聚到三更時分才散去,南極和孫臏便在文華殿打坐休息。

南極對孫臏道:“臨淄的洪福將盡,而西方的秦始皇氣運正旺。今日我們雖然與海潮一戰得利,但終究不能逆天而行。明日,我約個人來與他們講和,到時候大家體面地各自回山去吧。”孫臏道:“弟子豈會不知,只是萬般無奈。待我上吳橋葬了母親,就把臨淄的事全部拋在腦後。”兩人說話間,天已交四更。

由於臨淄城內有了高人坐鎮,因此不怕奸細混入,三更半夜也不用關閉城門,隨時有人出入。這時,一個旗牌來到文華殿正中跪下報道:“東北角上,到了四更時分,突然升起一陣紅光,至今不知是何原因,特來稟報,請指示如何處置。”孫臏聞言微微點頭,那個旗牌便回到自己的崗位去了。

孫臏隨即對南極道:“老祖,剛才藍旗來稟報說,東北角上起了一陣紅光,其中定有蹊蹺。老祖何不與弟子一同去看看,究竟是何吉凶?”南極老祖道:“言之有理。”說完,兩人便走出殿外,自有當值官員在此恭候。一見兩人出來,便吩咐備好坐騎,南極跨鶴,孫臏騎牛,迅速來到臨淄城上,同時叮囑不得聲張。

兩人站在城垛內,眼神銳利如鷹,緊盯著前方。只見紅光中透出一股肅殺之氣,孫臏道:“老祖,您看到了嗎?那裡面影影綽綽,似乎有二三十個高臺,旗幡飄動,數量眾多,似乎各自佔據了一定的方位,看起來像是一個陰羅陣的佈局。佈局十分緊密,威力非同一般。他們應該選擇在西北乾天佈陣才對,為何偏偏選在東北角的艮地上呢?”

南極道:“你注意到那一帶土崗了嗎?其中必有深意。只是,我們不知道這土崗的名字。”孫臏立刻叫來城上的士兵詢問,得知那是無極崗、落孫坡。兩人聽後,默默點頭,無言以對。

南極道:“大將用兵,最忌犯地名之忌,此乃相剋之兆。看來他們是特意選擇此地來對付我們。此戰恐怕難以應對,也許是天數如此,我們且回殿再議。”此時,天已交五更,眾仙也已收功,紛紛上殿參見。

殿內燈火通明,白鶴童子在一旁打盹。東方朔笑道:“你倒是逍遙自在,睡得真香。”毛遂笑道:“你一定是想學我的武藝,所以才睡得這麼香。”王禪笑道:“你有什麼武藝值得他學的?”毛遂道:“說不定晚上去做賊,就沒空睡覺了。”王禪笑道:“真是厚臉皮,還自己誇自己。”毛遂道:“你看,只是說句笑話,你又罵我了。”說完,他搖搖擺擺地上了文華大殿。

來到白鶴童子跟前,由於毛遂身材矮小,夠不著童子的頭,便在腳下拍了拍,伸手擰了一擰,卻不料正擰在了腳筋上。白鶴童子哎喲一聲,一腳蹬出,毛遂沒防備,被蹬了個趔趄。眾仙見狀,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白鶴童子忙睜開眼,見是毛遂,有些不好意思,忙上前扶起他道:“真人,多有得罪,我一時失手,請勿見怪。”毛遂起身,整了整帽子道:“好傢伙,這一腳真厲害,等會兒見了老祖,非要告訴他打你幾下不可。”白鶴童子笑道:“真人,上樑不正下樑歪,我在這裡打瞌睡,你為何要過來擰我一把?你也有過錯呢。”

毛遂笑道:“你這呆子,晚上為什麼不睡覺?天都快亮了,你還在這裡打瞌睡。”童兒道:“你不知,昨晚三更時分,有旗牌來報信,說東北角上起了一段紅光,老祖和孫廣文便去看,直到現在才回來。”眾仙紛紛道:“如此重要的事情,為何不通知我們一同前往?”毛遂笑道:“若是上陣廝殺,自然會用得著我們。但這次紅光出現的地方,定有玄機,所以才不讓我們知道,怕我們沾了他們的光呢。”

正說間,南極老祖與孫臏飄然而至,眾人隨之一同進入殿中坐下。毛遂見南極老祖與孫臏面帶憂色,不禁好奇問道:“你們剛才去看了什麼?為何回來都面帶憂色?”南極子嘆道:“方才你不是說,紅光之處必有蹊蹺麼?你猜得沒錯,人家正在築高臺、設火炮、密佈陣式,意圖困住我們。”

毛遂聞言,哈哈大笑道:“掌教道法無邊,縱使他們佈下什麼陣,又怎能奈何得了你?他們最多隻能請來一些神將,試圖攔住老祖。即便他們有鎮物法寶,也難以傷你分毫。你們何必如此憂慮?”

南極老祖眉頭微皺,問道:“你笑什麼?”毛遂擺擺手,神秘兮兮地說道:“掌教不必擔憂,我有一計,或可化解此困局。”孫臏聞言,好奇地問道:“毛真人有何妙計?”

毛遂得意地笑道:“三哥,你我都清楚,他們佈下此陣,無非是為了爭強好勝。我只需出面,請人前去求和,表示我們願意送回真人,讓掌教老祖歸山,三哥你上吳橋葬母,我們各自散去。這樣一來,他們的惡陣也就成了擺設,豈不尷尬?我們再去賠上幾個禮,難道他們還不肯罷休?”

南極老祖聽後,搖了搖頭道:“毛遂真人的計策雖好,但未必能奏效。既然來了,我們就要勇敢面對,未必那陣就能困住我們。我們都應上前一試,若不願打陣,可自行回山,不必陪他們禮數,免得讓人笑話。”

王敖附和道:“老祖所言極是,何必聽那矮根子的胡言亂語。”王禪也接口說道:“賊矮根子能有什麼大計謀。”

眾仙之間你來我往,話語交鋒,毛遂被說得面紅耳赤,他有些惱怒地說道:“我不過是隨便說了幾句,聽不聽由你們,何必這般賊眉鼠眼地罵我。我本來就不擅長這些,你們若是好漢,就自己去打陣好了,我在這裡也覺得沒面子,不如回山算了。”說完,他轉身就要走。

王禪哈哈笑道:“毛遂,你若敢走,看我打斷你的短腿。”眾仙看到毛遂面帶羞憤,紛紛勸道:“道長,別和毛遂真人開玩笑了,他剛才連我們都怪上了。”孫臏急忙上前攔住,說道:“毛賢弟,何必因為幾句玩笑話就心生去意,看在我孫臏的份上,留下來吧。”

南極老祖也勸道:“毛真人,方才我們出家人說你幾句,是因為你說我有好事瞞了你。王禪兄弟平時與你玩笑慣了,這次你怎麼就生氣了。”毛遂道:“掌教老祖,您言重了,貧道怎敢怪老祖。只是眾仙長們你一言我一語,讓人實在難以消受。我毛遂就算是泥塑的佛像,也會覺得無趣。”

南極老祖笑道:“王禪,你快去給毛遂真人敬茶賠罪。”王禪兄弟忙笑著對毛遂說:“不是我們說話刺你,實在是因為你的模樣有些……”毛遂笑道:“大眼賊,你們兩個若是真的安排我,我就認真去了,茶我可不敢領。常言道,騙人驕敵必敗,我們還是要小心為妙,必須仔細斟酌計劃,才能去打陣。”

南極老祖點頭道:“毛遂真人言之有理,我們必須先觀察森羅大陣內部有無變動,才好行動。”孫臏也贊同道:“確實如此,若是有人先行進去打探情況,我們再分頭行動破陣。”

毛遂大笑一聲:“這有何難!鬼谷子,你若是能拿出一杯茶來讓我喝,我就進陣去探個虛實。”王禪兄弟笑道:“毛真人休要說笑。”毛遂道:“你們看著,這些人可都是見證人。”王禪兄弟聞言,說道:“毛真人你若真去,我這就讓人沏茶來。”說著,他雙手合十高舉過頭:“毛真人,我王禪不知你法術深淺,你若能成功進陣打探消息,我再為你奉上一杯茶。”

毛遂聽他話中有刺,心中一動,便接過茶來一飲而盡:“你們就穩坐家中吧,待我去走一遭。”說完,他身形一閃,便不見了蹤影。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