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一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抗議

大楚帝國的馬匹存欄數量有多少?

準確的數字沒有,但是大概的數字是有的:三千五百萬匹!

你沒看錯,不是幾十萬幾百萬,而是足足三千五百萬匹!

數量龐大的馬匹,廣泛用於農業生產,交通運輸以及軍隊數量上。

你說民間的普通馬匹不能打仗,那麼只說軍用馬匹,各大官辦馬場以及軍辦馬場還有私人馬場,承順三十年裡為大楚帝國陸海軍以及近衛軍提供高達八萬匹經過完整軍事訓練後的軍馬!

這個數字其實也不是最大的數字,而是陸海軍以及近衛軍每年官方採購的數字!

如果軍方有更大的需求,其實各大馬場還能提供更多的軍馬。

同時說的可不是普通馬匹,而是經過專業訓練,遇到槍炮聲不會驚慌,專供騎兵或軍官。傳令兵乘騎所用的乘騎用馬或者是專業的炮兵,後勤役用馬。

大楚帝國一年就採購大幾萬匹乘騎用馬……而陸海軍以及近衛軍,軍馬的保有量更是達到了六十萬匹!

而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馬匹存欄數量都沒有這麼多……

充足的馬匹保有量,也讓大楚帝國擁有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騎兵部隊,同時也擁有最強大的炮兵部隊,尤其是炮兵部隊。

冷知識,近代,以使用槍炮為主的軍隊裡,騎兵並不是用馬大戶,炮兵以及輜重才是!

大楚帝國裡一個標準的六門制115毫米野戰炮兵哨,就需要一百五十匹馬!

強大的騎兵以及強大的炮兵力量,再加上強悍的工業體系力量,完全可以讓大楚帝國具備吊打全球的實力……不用那麼多的陰謀詭異,平推過去都能吊打各土著國家。

只不過大楚帝國如果真的進行大規模動員,想要在短短几年內就迅速滅掉其他國家……其實都不用其他國家抵抗,自己都能把自己給拖死……

強大的軍隊,相對應的還有強大的後勤消耗!

而裝備越是先進,機動能力越強悍的軍隊,消耗也就越大。

不說其他的,光是糧食消耗都是比單純的徒步步兵增加好幾倍呢。

為什麼當年大楚帝國要搞丙等師啊……還不是為了搞低成本軍隊,以節約軍費。

甲等師的高機動能力,那是建立在數量龐大的挽馬以及托馬上……沒有這些馬匹,他們連火炮都拉不走!

而丙等師呢,雖然也有槍炮,但是平日基本不保留這些役用馬,只會在戰爭爆發,有必要的情況下直接從民間徵召役用馬,這也就剩下了平日數量龐大的役用馬的消耗。

乙等師嘛,則是在這兩者中間,平時抱有一定的馬匹,但是不多,基本只會保障骨幹部隊的馬匹需求,真正要打仗的時候,還是需要動員補充大量的馬匹的。

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有上百個師,但是隻有二十個甲等師的緣故……養起來太貴,不划算。

如果要打仗直接平推全球的話,那麼就要動員大量的兵力以及馬匹,那麼光是糧食耗費就會非常恐怖。

以目前大楚帝國的國力而言,支撐起來也是很困難的。

所以,擴張還是要擴張,但是得注意節奏和方式……別隻盯著眼前進行擴張,然後玩著玩著就發現,前方不斷的打勝仗,後方的國家經濟不斷的崩潰……

最後,全球各國敵人啥時候會被全部滅掉不知道,但是用不了幾年羅志學肯定是要被幹掉的。

所以,哪怕是帝國有了實力直接平推全球,但是羅志學也好,帝國的高層官員們也好,在對外擴張上都是非常的謹慎,並且算得上是慢節奏。

反正優勢在我,不著急,慢慢來,一步一步的擴張,並及時的開發新領地進行消化,以補充國內的消耗,持續提升民眾生活水平就挺好的。

這不,之前已經陸續拿下了西伯利亞,中亞,南洋各地,現在也大部分控制了印度,北美西海岸,現在又把目標對準了非洲以及北美洲內陸地區。

這一步一步來,沒啥國力上的負擔,又能源源不斷的進行擴張安置更多的移民,掠奪更多的工業原料以及農產品。

國內民眾也依舊能夠優哉遊哉的過日子,並且持續不斷的獲得海外擴張的好處,比如更多的糧食,更多的工業原料。

這就挺好的嘛!

如今在南非以及北美地區修建鐵路,同樣也是出於這種心態!

南非那邊先不去說,那邊的開發還是差了點,暫時還是以黃金開採為主,但是北美地區就不一樣了。

經過持續多年的北美移民,還有更加重要的是輪船繼續不斷發展,遠洋客輪以及貨船的噸位不斷擴張,安全性不斷提高,運輸成本也不斷下降。

這都導致了移民前往北美洲的成本不斷的降低,不管是官方移民還是自費移民,成本都已經低到了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風帆時代裡,移民要前往北美洲的話,光是船票價格就不是普通的窮苦移民可以承受的。

歐洲地區裡在風帆時代裡,就出現了大量的契約奴,或者說移民勞工,出現的根源就是移民費用高昂,普通窮苦民眾承受不起,需要出賣好多年的勞動力才能夠湊夠一張船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