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成精 作品

第六十四章 女菩薩,我要你助我修行!

  少年嘴角一扯,舉起寶杵,擊穿了虛空。

  “走馬!上任!當佛子!”

  帶著三分戲謔的笑容,他就此離去,只留下原地虔誠叩首的老僧。

  這一日,註定是西漠不能無法平靜的一日。

  因為,有新佛行走世間。

  大自在天魔,隱在了暗影之後。

  自在王如來,卻行走於世間!

  “當!”

  鐘聲悠悠,傳遍了西漠大地,響徹天宇間,像是自遠古劃破時空而來。

  當姜逸飛手持降魔杵,登臨須彌山,帝兵歸位,頓時整個大雷音寺都在震動,比肩整個東荒大地的西漠,有佛光大盛,像是有諸天古佛顯化,異象驚天。

  這種異象,震動了這片大地上的無數寺廟古剎,讓世人震撼。

  “難道說,有佛祖轉生了嗎?不然為何有這種磅礴景象,遍地佛光,到處都是禪唱聲?”

  這一刻,不要說是僧人,便是凡人都被驚動,人人心有感應。

  虔誠的信徒,甚至已經在叩首膜拜,浩瀚的信仰念力波動起伏,如山如海,引動阿彌陀佛大帝在這片土地上數十萬年的積累。

  頓時,有遍地金蓮,菩提盛放,純淨的信仰之力掃過亙古山河,是匯聚,也是反哺。

  所過之處,凡人感覺心神空靈,所有的困苦與疲憊像是都遠去了。

  而一座座寺廟中,那些菩薩、古佛的神像都在復甦,此刻像是都有了生命。

  姜逸飛手持降魔杵,藉著這件帝兵,模模糊糊的感應到西漠大地發生的變化,大有觸動。

  “信仰,觸碰了生命的領域……這是在造神啊!”

  “無中生有,創造生命……若是再斬去前塵,是否可以開啟一段新生,成為真正的生靈?”

  他在深思,“人們膜拜的佛,是他們想象中的佛的形象,而非是昔日的那個人。”

  “若這樣的兩個人並處一世,那究竟是一種分裂,還是一種補完?”

  “是真實的扮演,還是虛假的分割?”

  小和尚神思渺渺,在探索,在追溯。

  “如果連金石雕刻的佛像,都可以通靈……那,天地的意志呢?世間眾生的念力合一,能否將之點化成一個確確實實的生命?”

  “若成真,那它是妖?是神?還是聖靈?”

  少年暢想。

  直到大雷音寺中有古僧登臨,是佛門道統的打工人到了。

  是僧人,是羅漢,是菩薩,類比各大聖地的長老、太上長老之流。

  至於說聖主,這卻是沒有。

  因為之前的“聖主”,大雷音寺的住持,名為摩柯古佛的大聖,兩千年前就被鬥戰勝佛幾棍子打趴下了。

  老猴子搶了佛門教主的位置,自己出家了。

  有趣的是,降魔杵竟然也認可了!

  鬥戰神佛當了兩千年的佛門總瓢把子,也沒被降魔杵喚出阿彌陀佛大帝的舍利金身,一個大比兜下去拍成鬥戰勝佛醬。

  可以說,降魔杵貫徹阿彌陀佛大帝的意念,還是相當看得開的,有那麼些普渡眾生的意思,並不介意外人入主,是堅持十方叢林的道路,有別於子孫廟。

  所謂子孫廟,是祖師傳師父,師父傳徒弟……祖師是住持掌門,那師父就是住持掌門,徒弟也能繼承,成為住持。

  代代相傳——實質上就是東荒大地那些聖地的模式。

  而十方叢林,簡而言之便是從四處十方聘請高僧大德,任人唯賢,來主持寺院,講經傳道。

  西漠,遍地金蓮,都是佛門道統……可以說每一個寺廟的長者,只要佛法足夠高深,境界足夠超然,都可以登上大雷音寺,得到降魔杵的認可,是一種公平合理的競爭。

  佛,是覺悟的代稱,是開釋,是智慧,是覺悟。

  當然,隨時代變化,西漠佛門的發展,與阿彌陀佛大帝的規劃出現那麼點“偏離”……也是很正常的。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古之大帝的血脈傳承中,尚且有不少敗類,何況是廣傳道統,普度眾生的佛門?

  須彌山上,十方叢林的規矩

  漸隱,子孫廟興盛,降魔杵也看在眼裡。

  神祇很淡然,胸懷寬廣,沒有跟這些徒子徒孫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