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哪兒了 作品

第657章 電商與實體

“說來也是,我老家的那座純銷商城,今年有一半的商鋪都關門了,扶梯都不捨得開了,當然了,我也越來越不喜歡因為買東西而去逛了。”

王海妮說著話,隨後拿起一個快遞要拆。

不過就在她的目光掃過運單的時候,看到加溫震動四個字,立馬臉色一紅,若無其事地放到了一邊。

江勤都沒注意到她的小動作,繼續開口:“實體寒冬要來了,尤其是末端的代理商和實體店主,日子會很難過,191億,在沒有網購之前,這或許是全國線下門店的銷售額。”

“那他們要怎麼辦?”

“簡單,依附於綜合商場,或者是流量集中的商圈,這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不過未來的線下門店,也許更多的是用於宣傳和體驗了。”

08年的時候,江勤為了在臨川大學試驗團購項目,到處找渠道供應商,最後認識了何益軍。

那時候的萬眾還是個純銷商城,從一樓到四樓都是貨架,從家居百貨,男女服裝到日用電器,一應俱全。

用老何的話來講,萬眾商城就是臨川市中心的地標啊。

結果僅僅不到四年,整個大環境就變了。

純銷商城倒的倒,賠的賠,只有萬眾先浪潮一步,在09年瘋狂轉型綜合商城,並與拼團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係,搭上了時代的列車。

站在2012年往回看那些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實能感受到四個字,天翻地覆。

與此同時,身處滬上的何益軍也看到了淘寶交易額的新聞,甚至看到了樓下快遞站前烏央烏央的人群,不禁有些汗流浹背。

媽的,真兇啊,2011年的淘寶購物節僅有不到四十億的受銷售,結果不到一年,幾乎翻了五倍。

也只有他這種時代的親臨者,或許才能感受到這社會發展的浪潮當中所存在的巨大風險,他要是沒改革,肯定死的很慘……

這浪潮兇猛而狂暴,不知道淹沒了多少人。

只有那些有能力踏在浪潮上引吭高歌的,才能引領這個時代,例如雙馬,例如江勤。

社會性事件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性猜想,很快,自媒體就把目光從網購大規模崛起,聚焦在了線下實體零售業的艱難上。

報紙與新聞上不時地播放著關於實體經濟整體下滑,零售行業十分難做的消息。

在這個時候,萬眾集團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這家公司最近幾年一直在做商城新建和舊商城改造項目,名氣很大,堪比萬達,尤其是萬商匯的項目,從動工開始受到了多方的關注。

因為這家企業以路人的目光來看,很神奇。

09年,電商還沒這麼壯大,實體零售業也還沒受到太強烈的波及,但萬眾硬是砍掉了最賺錢的零售業務,歇業一年做改造。

在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傻了。

可如今的萬眾呢,和滬上的秦氏地產合作,成為了綜合商城領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你從前往後看不覺得神奇,但你從後往前看,這簡直就是個奇蹟。

於是,有一大波的媒體追到的萬眾,想採訪何益軍,深挖萬眾當初急流勇退,一頭扎入轉型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