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一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

除了開封府和皇城司居然算是比較清廉的以外,其餘五十多個部門,就沒查出幾個乾淨的吏員。

要知道汴梁的京官才四千多人,這一下查出四百多貪官汙吏,差不多十分之一。

吏員就更誇張,有問題的怕是好幾萬人。

其餘三百多個有問題的官員只是沒有按時完成任務,最多也就是罰俸或者記處分,嚴重一點也就是降職。

而這些貪官汙吏可就要被抓去坐牢。

一時間朝堂上都炸開了鍋。

不是震驚於開封府下居然藏汙納垢有那麼多貪官汙吏,而是震驚于波及範圍那麼大,這可如何是好。

於是百官們紛紛上書,請求停止考成法。

原因很簡單。

這四百多名貪官先不論,數萬吏員可就是個大問題。

一旦把這些人處理掉,朝廷不僅要停擺,恐怕整個汴梁都要引起巨大範圍的騷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全汴梁吏員罷工。

如景佑三年正月,詔御史中丞杜衍沙汰三司吏。吏疑衍建言。己亥,三司吏五百餘人詣宰相第喧譁,又詣衍第垢,亂挪瓦礫”。

也就是說,景祐三年,皇帝命御史中丞杜衍負責裁減三司吏員。

這些吏員懷疑這事是杜衍向皇帝建議的,十分憤怒,五百多個吏員先集體跑到呂夷簡、王曾等宰相府去鬧事,然後又跑到御史中丞杜衍家門口破口大罵,亂扔瓦塊石頭,進行抗議。

只是裁撤五百人就鬧得夠嗆了,更別說現在數萬人。

不過好在范仲淹和趙駿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早在今年五月就有新法規實施,規定汴梁的吏員將成為公職人員,享受中等禁軍待遇,也就是年入三十貫,月俸約二點五貫。

這個工資談不上高,因為當時民間僱工價格大概在每日50-100文之間,碼頭當搬運工人一天能賺二三百文,一個月下來都能掙四五貫錢。

但吏員也有其它福利,如補貼、津職、餐補等等,換算下來一個月差不多也有三四貫,養活一家老小不是問題。

范仲淹宣佈以前他們沒有工資,沒有收入來源,被迫索賄納賄,可以既往不咎,但新法規定後,若再有向百姓索賄要賄,各衙門吃拿卡要著,一律問罪。

朝廷這次核查,在新法規出來之前的免罪,新法規出來之後還繼續搞事者,一律開除公籍,罪行嚴重者甚至要下獄問罪。

這下就把汴梁原本波及到數萬吏員,縮減到了五月份新法規出來後,依舊犯事的幾千名吏員身上。

饒是如此,反對考成法的人依舊絡繹不絕,阻力開始越來越大。

沒有貪汙的覺得考成法讓他們累得要死,以前當官喝喝茶,吃吃飯,狎狎妓,一天就過去了,每個月還能領超過百貫的工資,生活爽歪歪。

現在雖然工資只有五品往上到高級官員被砍了,五品往下的中下級官員倒是依舊維持原來的高工資水平。

可架不住這個卷法啊。

貪汙了的就更加惶恐不安,沒想到這考成法如此嚴厲,讓他們無所遁形,想貪汙都沒機會。

一時間大家紛紛趁著這次風波,以各種理由反對考成法的繼續實施。

然而主持新政的范仲淹絲毫沒有退讓。

給他底氣的不是趙駿,而是現在國庫確實很有錢。

歷史上朝廷打了幾年西夏戰爭,又和遼國籤慶曆增幣,鬧得財政虧空,赤字嚴重。

但這次不僅打仗時間很短,兩年之內速戰速決,而且準備得也更充分。

首先是趙駿全國巡視,查了很多貪官汙吏,為國庫貢獻了上千萬貫的錢財。

其次是交子鋪經過幾年發展,已經在全國主要商業城市進行擴張。

如洛陽、福州、江寧(南京)、長安、廣州、杭州、江陵、明州(寧波)、泉州、密州(青島)等地開辦,往交子鋪存的錢都已經數千萬貫了。

還有國企改革之後,把大量的國有資產賣給私人商販,所獲數千萬貫,並且國營入股,每年還有大量的分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從去年年底朝廷與日本簽署貿易,到如今大半年過去,宋日貿易額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貫,貿易量還在持續增加。

當時海運有巨大風險,困難重重,稅率較低,只有10%,所以宋日貿易額在一年內暴漲了大概三到四倍,光稅收就達到了一百多萬貫,朝廷收上來的是銀子,約一百餘萬兩銀。

看著不多,但這已經是巨大進步。

宋朝主要外貿收入是廣州和泉州,《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記載:“紹興三十二年,泉、廣兩市舶司舶稅淨收入增至二百萬緡。”

也就是廣州和泉州的稅收每年是二百萬貫,貿易額大概在兩千萬貫以上。跟日本那邊則主要是以宋朝進口硫磺和銅為主,且日本閉關鎖國,雙方在南宋之前的貿易額度都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