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七十一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

范仲淹看了眼默不作聲的呂夷簡王曾等人,繼續說道:“如今大宋官員四萬兩千多眾,門蔭入仕者達十之八九,沒有職事者足有四分之一,朝廷每年要為他們發俸祿四百餘萬貫”

“這還只是基礎俸祿,其餘職錢、餐錢、茶湯錢、職田、絹布、春冬服、從人衣糧、茶酒、廚料、冰炭薪、祿粟、恩賞錢、香料錢,林林總總,加起來國庫一年要花去一千六百萬貫錢。”

“並且朝廷已經待他們極好,可下面有大量的地方官吏,在擁有職田的情況下還繼續擴充田土,偷稅漏稅,拒不履行繳納稅費,且貪汙成性,目無法紀,肥私虧公。”

“我想問問大家,四萬兩千多名官員,其中還有一萬多人沒有職事,只是領著各衙門的寄祿名頭,就能在家無所事事,每月領到幾十上百貫。”

“這是應該的嗎?”

“還有若是隻養這些人就罷了,可他們的子孫後人會繼續門蔭入仕,繼續領著這些不該屬於他們拿的錢,長此以往,國將不國,還有誰會願意做事?”

“難道呂相、王相你們覺得這樣下去對於大宋來說,是一件好事?亦或者伱們覺得,這些事情並不能動搖大宋的根基?”

說到了最後,范仲淹已經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呂夷簡王曾等人,因為他們現在是利益集團的老大。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說的是事實。

既然要對冗官下手,范仲淹自然是早早地做了許多功課,裡面的內容可謂是觸目驚心。

先不說偷稅漏稅的問題,單說四分之一沒有職事,就意味著一萬多官員每天在家隨便玩,然後每個月領錢,享受著國家供養,比蛀蟲還蛀蟲。

關鍵要是宋朝工資低,那勉強還能忍。可問題是宋朝官員工資福利巨高,堪稱歷代王朝之最。

後世《清平樂》裡范仲淹說自己年入三十萬錢,也就是三百貫。

實際上那是影視劇亂說,真正的范仲淹在做參知政事的時候月薪就六百貫了,這還只是參知政事一個頭銜收入,其餘寄祿官、散官、勳官、貼職、爵位等加起來,年入三萬貫。

這一點在《宋史·職官志》以及《嘉祐祿令》上是有記載的,還有包拯做開封府尹的時候,光現錢收入就有兩萬貫,其它收入加起來,大概有兩萬一千多貫。

哪怕他們是二三品高級大員,享受的福利和津貼最高,中下級官吏沒那麼多,但普通官員每年幾十上百貫還是有,工資收入絕對不能算差。

這麼多官員,還有大量的官員不幹事,就只領工資,哪個國家受得了?自然也就造成了宋朝的冗官問題也成為歷朝之最。

呂夷簡聽完默不作聲。

趙駿和趙禎同樣沒有說話,趙駿是現在才瞭解冗官的具體情況,趙禎則是早就已經清楚,無力改變。

還是王曾開口提醒道:“希文公,莫忘了,正因為天下官員多由門蔭入仕,才會引發眾人群起而攻。縱使我們都認可你的變法改制,天下官員會認可嗎?”“那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些蛀蟲腐蝕國家?看著他們肆意妄為而無動於衷?”范仲淹十分不忿地道:“這天底下難道就沒有公理了嗎?”

“趙駿,你怎麼看?”

趙禎望向趙駿,之前趙駿不太瞭解實情,也說了一些建議,如今范仲淹把具體情況談了下,他希望聽聽他的看法。

趙駿搖搖頭道:“這一點我的建議是先調研清楚,再做決定。不過就算調研清楚了,也別想一下子大規模裁減官員,老範你歷史上的方向是對的,但方式錯了。一下子搞掉那麼多,人家不和你拼命才怪。”

“難道什麼事都不做嗎?”

范仲淹很執拗,認準了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要講究方法。比如細分職權,把那些沒職事的官員調去當地方官,一個縣裡,有個縣令,兩個副縣令,四五個縣丞不就行了嗎?”

趙駿解釋道:“讓他們各自去分管經濟、農業、教育、統計、林業局、礦業、交通、治安等等,做kpi績效考核,卷死他們。”